为了让大丫能放心去上学,姜瑜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让二叔买田地。在这个时代,土地是百姓的根本。家有家财万贯,不如薄田二亩。
等二叔买了田地,再买上一些长工或者佃出去。这样,给家里请个婆子什么的帮衬着,也是一件好事。
姜瑜儿知道,一个人在家,是多么的寂寞。在阮婶他们没来之前,她晚饭吃完,几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看着账本什么的。
后来,阮婶她们来了,总算是有人跟她说话聊天了。
以前不觉得家里多个人是这么好的一件事,后来阮婶她们母女来了,家里也终于热闹了一些。
今天看二婶这个样子,很明显精神了不少。
在家里,应该是一家子都因为小丫丫的落水,所有人都死气沉沉的,也不太想说话。时间一久,人就容易产生其他的想法。罗氏这个样子,也能说得过去。
一山的天麻,那是一天两天就能收拾好的。
姜瑜儿,阮婶,外加个罗氏,也整整拾掇了五天才弄完。
接下来就是蒸天麻跟晒天麻了。
这个东西是金贵,拾掇起来也麻烦。但它值得这么对待。
阮婶也是第一次见到加工天麻的过程,虽然第一次见到,但手上有些手艺的人,学这些手上活,是很快很灵活的。
现学现卖,阮婶也没用多长时间就学会了。现在,几乎就是她围着个围裙在厨房里蒸天麻,姜瑜儿带着姜小雨,在家院子的那个小架子上翻晒着已经蒸好的天麻。
有些天麻蒸出来,被太阳这一晒,有些奇奇怪怪的。姜小雨不会说话,小孩子又爱玩。
总会选出那些长相不同于其他的天麻,一个人在哪里傻乐呵!
去年的时候,在家晒天麻的是姜子铭,今年,却变成了姜瑜儿跟姜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