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刘管事这模糊的样子,那人也有些急了。比划着“大概这么高,不算胖。”他比划了一下。
但刘管事却觉得他有些多此一举,这个时代的人,胖子能有几个连吃的都没有,胖子都是些有钱人家,大户人家的人。可没见过那个樵夫或者百姓有多胖的。
姚老三见两人有些话不投机的样子,也有些着急。阴沉着一张脸说“把所有三十多岁的樵夫都找来吧”他实在是没有耐心听他们在叨叨的。
想到姜瑜儿一个多月了依然生死不明,他就开始着急。张庄村那边的人已经往这边赶了,他知道,姜子苏他们一定也很着急。
这边的刘管事办事效率也高,很快也就把几个樵夫给找了过来。
他们是给这个地方送过柴火,但从没有真正地进来过。
看到平日里他们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刘管事居然对上面那个人都恭恭敬敬的,吓得腿脚都在发软,噗通居然有人给吓得跪了下去。
他们只是一些小老百姓,打柴也就是为了补贴一些家用。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阵仗
姚老三眉头微微蹙了起来,他看了看刘管事。姜家有一个规定,那就是上跪天地,下跪父母,没有随便给人下跪的规定。现在看到这些这样,姚老三顿时有些不习惯起来。
刘管事很明显也是知道这个规定的,赶紧上前让人赶紧起来回话。
那个买了簪子的看了一会儿这些人,指了指中间一个衣着褴褛的樵夫对姚老三道“管事,那簪子就是向他买的。”
那樵夫一看指的是自己,吓得脸色都发白了。赶紧跪下去求饶道“各位老爷,那簪子真的是我捡到的,求您放过小的一命。真的,那簪子真的是小的上山打柴的时候捡回来的。而且看起来也不十分华贵,想着要给家里媳妇儿她一定很喜欢。只是家里穷,媳妇儿让小的拿到街上来,兴许还能换几个铜板回家补贴家用。”
他战战兢兢,但还是把话给说了出来。
姚老三看他这幅模样,拿着簪子站了起来。走到他跟前问道“你说,这簪子是你在山上捡到的”
那樵夫忙不迭点了点头,表示十分肯定“是的老爷,小的当时打柴的时候,因为穷,鞋底也薄,踩到上面有些硬到脚,还以为是小石子,低头一看,是一枚簪子。当时欣喜也就捡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