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罗马教廷当时已经没有军队,也没有组织十字军东征的能力,就算有,人家凭什么劳民伤财远渡重洋来帮拳?
这种事情有损国体国威,当然要尽量让世人忘记,哪儿能大张旗鼓地拿来作为攻伐倭国的借口?
其实光是去殖民的话,有没有借口都无所谓,也不可能有谁不长眼跳出来主持公道,可李元利想的是将倭国一劳永逸地纳入治下。
倭国人太多了,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杀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靠拉拢。
明朝时的倭人和后世的鬼子不一样,大多数倭人对我中华上国还是存有敬畏之心的。倭人闭关锁国,不允许西洋人与之贸易,连自己的国民也不许出海,但却允许中国的商船进入倭国,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这个时代,中国对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文字,汉字仍然是官方文书、记录史实的唯一正式文字,至于在汉字基础上造出来的平假名,最开始只是用来为汉字注音的而已。
所以在当时将汉字称为男文字,而将平假名称为女文字。
明朝时期,中国的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倭国,海商们对倭贸易,书籍也是其中一桩重要货物。中国的名士大儒到倭国去,享受到的待遇远超后世的明星。
明末大儒朱之瑜流亡倭国,倭国学者、达官显贵纷纷诣门求教,执弟子礼。
倭国一直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很大,但在明朝时无疑是最为巨大而且突出的。王阳明先生的阳明心学,即便到了后世二十世纪,仍然是倭国政经两界所推崇的正统学说。
可以说没有阳明心学,就没有后世倭国的明治维新!
在倭国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李元利要想将其纳入治下,拉拢绝大多数倭人是有必要而且十分可行的,因此伐倭必须要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借口。
</br>
</br>
Ps:书友们,我是小河有水,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