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卉颔首道:“我难得见探春一回,她这阵子又故意远着我……”
苏泰和是贾政和薛恒的上司,探春与宝钗不至于要始终跟苏卉待在一处,同进同出,讨好奉承,但是多凑在一处,比对其他小姐姐稍微热切些总是必要的。
以前探春和宝钗每次见面都会特地结伴而来,跟苏卉寒暄一会儿,这次……宝钗故我,探春就是在刻意躲着苏卉,但她本人又明显不大情愿,这股子矛盾纠结劲儿莫说宝钗,连黛玉都瞧了个通透。
所以黛玉就替表妹说了句公道话,“我听我娘说二舅母一直不大自在,探春这番别扭样子,说不得就是我二舅母教的呢。探春又是庶出,她的苦处都说不出口。”
贾敏与王夫人不合,受亲娘影响,黛玉对她二舅母的印象……那是相当不好。
此时苏卉与黛玉披着斗篷,并肩缓缓前行,默契地站在掉光了叶子的树下,身后还有两个拼命压低存在感的大丫头,苏卉忽然抬手在黛玉脸上捏了一把:嫩得不要不要的!可惜比起贺启楼来,肉还是少了点。
“咱俩什么交情?你就不能想问就问?”
黛玉面皮微红,果断回掐了一下,“反正你又不是听不懂。”
顶着个治家不严的失察之名,还是个差点让自家卷入谋逆案的失察,贾政虽然看起来有惊无险,平安过关,但实际上他一连失去了两张护身符:一个是他老爹的遗泽,另一个就是元春的照拂。
如果贾政在上折子的时候主动请求辞官,还能圣上留下个好印象,就算他因为去官用不上,这份来自圣上的好印象总会转移到元春以及贾珠身上。
可贾政要真是这么知进退,会做人,哪怕处置庶务的能耐低些,也不至于在工部一待十多年还纹丝儿不动。
贾政无能偏偏官迷,这已经是公论了,公论到黛玉都心里有数。
黛玉这次就是想问苏卉:苏叔叔会不会借着这次二舅舅丢光护身符的机会,“一鼓作气”把二舅舅革职?
答案是不会。
苏卉再清楚不过:一来,她老爹还没到对贾政忍无可忍的地步。贾政再怎么不好,却也不是毫无优点,起码他不会经常拖后腿。
二来,就说来话长了。苏家当年并没有急火火地跳出来表明身份,但苏家偏向太子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在太子被废几乎是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苏家也不曾落井下石,还“不合时宜”地上表替废太子申辩。
这么多年过来,苏家看似与义忠王府并不亲近,但人情仍在。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在,苏泰和亲自出手开革贾政,哪怕十分顺理成章,也会让有心人理解成义忠王小肚鸡肠立时报复。
义忠王小肚鸡肠吗?嗯,义忠王是挺爱记仇的,不过如今的贾家实在没有让义忠王放在眼里的资格,再说在贾代善去世后落井下石也很难看。
这番话苏卉当然不能照实说给黛玉,只能提炼一下,再顺便提醒一句,“义忠王看在你没了的外祖父面子上也不会对你二舅舅如何呢,只是贵妃娘娘有孕在身,正是金贵无比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