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伊低身跪拜,无论如何都不肯起身。 而令人惊奇的是,身份尊贵的天乙竟也对着身为奴的伊微微欠头施礼,满心诚挚的请道:“我真的急需如你这般人才,还望你能再做考虑。” 转眼,这已是天乙第三次站在伊的房前,真心实意的恳求其能随他返商,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助他成就大业了。 却也是第三次遭到伊的拒绝。 接连三日,求贤的礼车由最初的三车涨到了现在的五车,伊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毅然决然变得愈发为难。 “商世子,并未是伊有意驳您的颜面,亦非伊太过固执。只是伊本就是月桐公主的奴,公主对伊又有莫大的恩惠,若是她不首肯,伊是断不会离开她而奔商的。” 伊最后的这段回话反反复复萦绕在天乙脑中,使得他行将入夜仍然坐立难安。 “仲虺,你觉得,我该如何是好?”终于,他百思莫解之下,出言问向了身边的仲虺。 仲虺也是第一次见他的主子如此心绪烦乱,暗叹伊和月桐高明的同时,也全力帮助天乙分析形势、理清思路: “月桐公主早前就是用伊引世子入有莘的,现在伊又以月桐公主为由拒绝世子的招贤。月桐公主断不会将伊平白赠予世子,这二人摆明就是在逼世子收回要弃月桐公主之心。至于世子当如何选择,那就要看在世子心里,是认为得到一个能人更重要,还是防着一个有手段的夫人更重要了。” 天乙如玉般温凉不变的面上现出了甚为明显的愁容。“难道要得到伊,我就必须要娶有莘月桐?” 仲虺微垂了眸,未答反问:“世子之所以纠结了这么久,不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吗?” 仲虺知道,其实在天乙心中,应该对此事早就计较清楚了,只是他习惯于凡事都做到完美,却第一次被逼到如此“行必有缺”的境地。 任他如何选择,都无法达到他心里最好的高度,也是因此,他才难以最终定夺。 室内,天乙负着手来回踱步。 这已算得上是他半生中最艰难的决定了。 伊,才智过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最重要的是,他竟还懂得治国之道。他经历非凡,行事也不拘一格,若能得他相助,于他高辛氏的大志而言,必定可以推波助澜。 可有莘月桐野心太盛,在有莘国就已有参政夺权之心,竟还胆敢派人监视于他,往后其若真嫁入商国,他岂不是还要分心出来应对这个女人?如此,若是误了大事…… 可伊恰恰又是他高辛天乙寻了多年还求而难得的人,是绝不应当错过的。 忽的,他拂袖走向案前,俯身坐下。 他左右权衡,怎样都觉得还是得到能人更为重要,只盼着有莘月桐日后能守好自己的本份,争权也好,夺利也罢,只要别妄图将手伸到他的碗里便可。 如此想着,天乙便静下了面色,又恢复了本该有的沉着,对仲虺令道: “通知彭英准备一下,明日你二人一同随我去有莘侯那辞行。” 仲虺抬头。“世子的打算是……?” 天乙眸中幽淡,言语却是果决: “春祭将至,届时,各国诸侯都要前往斟汴辅助帝癸施行年祭。我要赶在父亲离商之前,快些与他商议定下迎娶月桐公主一事。” “世子英明。” 仲虺唇角微弧,高辛天乙不愧是他誓要一生追随之人,情势再是万难,最终也依旧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 …… 因为去年春天大夏与蒙山在打仗,错过了全年祭祀中最为首要的春祭,故而今年的春祭被看得尤为重要。 不仅寻常臣子需悉数出席,就连分散于九州的各大诸侯都要响应号令纷纷亲自来朝,不可以使者替代。 立春前三日,夏后癸便开始例行斋戒。 这斋戒包含“斋”和“戒”两个方面。 “斋”是要以净水沐浴、以洁衣附体,除此之外还不可饮酒,不可吃荤; “戒”是指戒出游,戒舞乐,最重要的是,不能与妻妾同寝。 这断酒吃素癸可以忍,可不能与喜行房却绝对是令他忍无可忍之事。 花园里花枝招展,色彩斑斓,癸闷得慌,便入内走走。 结果一想到斋戒期间,斟汴宫的“满园春色”他都只是看得到、却碰不得,就反而令他觉得更郁闷了。 他的小妺喜……他已经两日没见到她了…… 忽然,一抹靓色隐约现于不远处一大片粉红的桃花丛中。 “妺喜!”癸又惊又喜,脚底生风一般奔了过去。 “……大王!……”赵梁一个激灵,可是已经拦不住了。 喜正赏花赏得出神,忽见花影之后一道藏蓝镶金的影子闪过,她便瞬间被裹入了一个深而温热的怀抱。 喜吓了一跳,还没弄明白癸是从哪跳出来的,那不知何时已耳熟于心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妺喜,我好想你。” “大王……”喜呆了片刻,忽然意识到现在正值特殊时期,忙使了力气将他推开。“大王还在斋戒,不可……” 然而还未等她完全脱离癸的束缚,便又被那双强有力的臂膀拉回,再度贴上那坚实宽厚的胸膛。 “斋戒是说不可燕合同寝,也没说不能拥抱。终古那个满口礼道和祖制的老顽固盯得紧,你我两日未见,我已算给足了他面子,眼下抱上一抱又有何不可?” 癸言辞凿凿,手臂越收越紧,仿佛担心喜再次挣脱一般。 喜面上一柔,婉婉劝道:“这不是仅剩一日了吗?过了明晚,喜就能像从前那般服侍在大王身边了。” 癸却否道:“不,我不要如从前那般。” 喜一怔,抬头望他。 他长长的手指抚上喜桃嫩的脸颊,霸道又不失柔情的气息中飘满了醉人的桃香。“我要你比从前更用心,你可答应?” 喜霎时被周遭的桃瓣映粉了面容,闪烁了水瞳滴滴娇声:“好……” 远处,重重花枝遮蔽处,豢龙敏毓怒目而视。 她原本是尾随癸而来,想要伺机制造个浓情蜜意的偶遇的,却不料被喜抢了先,只得憋着一口恶气忿忿而走。 而在她离开之后,竟又有一个男子自花海间而出,淡之又淡的瞥了一眼离去的她,再看回癸和喜深情拥抱的身影时,已微微挑起了眉眼,斜唇勾出一抹耐人寻味的浅笑…… ——此人,正是乌曹。 ————————————— 【注释】 ●史书记载,商汤曾三次亲自备了大礼去奴隶伊尹的住处求贤,但都遭到伊尹的拒绝。 商汤没有办法,只能娶了有莘氏的公主,让伊尹以陪嫁媵臣的身份入商助他。 (现今世人皆传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却有几人知晓,他其实是在效仿商汤请伊尹呢?) 在四千年后的今天,嵩县空桑涧西南,仍有一个平兀如几的小山,就是世传商汤聘请伊尹的“三聘台”,而在城南沙沟龙头村的“元圣祠”右厢房则专修有三聘台以供后人凭吊。 ●据说,历史上就是仲虺劝说商汤收伊尹归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