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葛国之战是商汤第一次征伐别国,开启他的“图谋天子”之路。
商汤其实在正式灭夏之前已经多次吞并其他方国,就连孟子也在《孟子·滕文公下》里说“(商汤)十一征而天下无敌。”
至于这与葛国一战,在《竹书纪年》中虽没有记载,但是在《史记·殷本纪》中却出现过详细的记录:
“汤征诸侯1。葛伯不祀2。汤始伐之3。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4。’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5,为善者皆在王官6。勉哉7,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8,予大罚殛之9,无有攸赦10。’作《汤征》。”
【他二人说的这几句话都已写在本章节中】
1汤征诸侯:《集解》引孔安国说,汤“为夏方伯(一方诸侯之长),得专(独擅)征伐”。
2葛伯:葛国的国君。《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放肆)而不祀。”
3汤始伐之:
《孟子·滕文公下》:“汤始征,自葛载(开始)。”《孟子》所引可能是《尚书》佚文。
《梁惠王下》亦有“汤一征,自葛始”的记载。
4治:治理得好。不:同“否”。
5君国:为国之君,意思是做国君,治理国家。子民:以民为子,意思是抚育万民。
6王官:天子之官,朝廷的官职。
7勉:努力。
8敬命:指敬顺天命。
9罚殛(ji,极):诛罚,惩罚。
10攸:同“所”。
●《汤征》:《尚书》有录,现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