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每亩田只需按照十五税一的税率,向官府缴纳一定的粮食即可,官府不再加征其他和农业有关的赋税。”
卫朔的开场白雄浑有力,简单明了。
对于这些时日因各种流言而闹得人心惶惶的庶民来,他的讲话如同久旱逢甘霖,一下子到了众人的心坎儿里,各个兴奋地不知所以。
在场不少底层庶民,无不迫切想要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大人英明啊!”
“卫大人好人啊!”
“高昌人真幸福啊!”
“敢问大人,何时在我敦煌分田啊?”
“就是,就是,什么时候敦煌也分田?”
很多庶民百姓满含热泪的欢呼起来,他们使劲拍着手掌,恨不得将巴掌给怕烂了。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宣泄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
有人甚至用指甲狠狠的掐着自己的肌肉,生怕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在做梦而已。
直到将自己掐的眉头直皱,倒吸冷气,才确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切的。
更让在场庶民感到惊喜的是,高昌已大大降低了农税。
虽然还比不上汉朝文景之时三十税一的轻徭薄赋,但与汉末三国以来繁重的税赋相比,高昌制定的税赋已大大降低了百姓庶民身上负担。
更何况高昌还不征收其他苛捐杂税,真要说起来,百姓身上的负担绝对是大大减轻了。
按照古代的生产效率,在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得到推广之前,通常麦、米等作物的亩产量不过百四十斤,也就是一石左右。
根据高昌税率,四十亩田每年需向官府缴纳四石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