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神武,和天威,这两支部队合兵一处的话,灭掉马楚,吴越也非难事。
但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灭国大计进行的却很不顺利,李璟也曾偷偷想过,如果自己三弟,四弟突然暴死,没了掣肘,大概不出五年他就能一统南方。
当然也只能想想而已,李璟毕竟还下不去手。
皇宫的宿卫多是雄武军和神武军承担,有时候李景达控制的天威军和神卫军也会拨出一部分部队来,与雄武、神武混编,负责皇宫保卫工作,反正有李弘冀在江北镇着,李璟对三弟、四弟的亲情和忠诚度是极其放心的。
李征古刚才的话等于是提供了一个法理依据,即天雄军有宿卫义务,同时朝中也已经派人去李弘冀的大营中对于将要向马楚动兵一事进行吹风。
如此一来,从江北调一部分天雄军回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李弘冀哪怕有所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皇帝要臣子宿卫,老子叫儿子看家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南唐朝廷又特别重视亲情孝道,李璟三兄弟的兄友弟恭早就在华夏大地上广为流传。
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李弘冀要是真头皮发硬,违抗圣旨的话,只怕背后的孙党都要看不下去。
这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之策……
李璟想到这儿不由得大喜过望,连忙让陈觉拟旨,这本是中书舍人的事情,堂堂中书侍郎亲自下场起草敕旨,实在是大材小用。
可陈觉却丝毫没觉得受委屈,反正餐霞楼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他又是常年身在中书,对此自然是小菜一碟。
当场挥毫,三下五除二写完后,李璟直接在其上画日,就是朱笔写上日期,代表皇帝认可了中书省的拟的圣旨。
随即便扔给门下侍郎冯延鲁,后者签字画押后,又第传到李璟手上,李璟提起朱笔来,在最后写上个“可”字,意思是皇帝也知道门下省已经通过。
一道制文便算是完成了。
陈觉让小太监去中书省和门下省去叫几个值班官员来,补齐其它手续后,这道速成圣旨就会发往尚书省,然后转到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