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情有变,需要作出调整。
张锐立刻决策,放弃进攻铜陵的战斗,稍微向后撤退。
这里,距离敌人的铜陵城三千米,就在平原地带扎下阵地。
挖掘战壕,交通壕,防炮洞,机枪阵地,炮兵阵地等等。
一个环形的工事群迅速成型。
形势严峻,所有官兵和百姓,后备军,都紧张起来。
很快,从西面过来地日军,就对张锐军队进行了猛攻。
东面来的日军快速部队,是芜湖方面派遣的,岛津师团长调遣的人。
接着,铜陵城门打开,后藤中佐带领全部地日伪军三四百人,一窝蜂冲出来,从东北角进攻。
张锐军队遭到了日伪军的合围!
正常的应对,应该是迅速撤退,但是,张锐拒绝了手下军官的建议,因为,他的部队,不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而是大量的新兵蛋子,热血青年的部队。
主力部队只有铁豹军的四个排,也有部分战斗消耗了。
不撤退,因为,一撤退,乌合之众接近三千人就会崩溃,一哄而散!
不单纯抵抗,因为那是坐以待毙!
张锐的思路很清晰,一面坚守,消耗敌人,吸引敌人,一面用最精锐的部队集中力量突击敌人一个方向,各个击破!
他有信心!
在敌人接近的过程中,他的部队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事挖掘,得到了很好的掩护。
外围的部队开始抵抗,内部的人员继续挖掘工事,主要是横向在战壕中挖掘的小型壁洞,保证够足够坚固,可以防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