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丞相好歹也是提出“观人七法”的人物,能选这种人作为自己身后的军中统帅就有鬼了。
资格老有屁用?
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什么叫大局观?
至少也应该像魏国大司马那样,为了给大魏以后留下更多的元气,给大魏保存更多的实力。
一看到势头不对,局势不可为,立刻趁早引军而退。(黑哨)
当然,司马懿只要仍是魏国的大司马,他就仍是魏国之臣。
所以他想要领军退出关中之前,须得到魏国皇帝曹叡的同意。
不过司马懿对此并不担心。
因为他知道,此时魏国的皇帝陛下,早已久卧病榻,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处理朝政。
按魏制,原本就算是皇帝不能理事,也会由尚书台和中书省共同分担政务。
但原尚书令陈矫去年六月刚拜司徒,年底就突然去世。
而接手尚书令的薛悌,出身寒微,平日里多有倚仗右仆射(即尚书令之副)司马孚。
同时在世家日益掌权的魏国,薛悌早就顺应潮流,与司马家交好。
再加中书省的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借着曹叡生病之际,愈有专权之象。
而刘放与孙资二人,为了防止曹肇等政敌在曹叡死后辅政,又与司马懿有秘信往来。
可以说,司马懿人在关中,实则已经把朝堂渗透得深入无比。
如今他想要从关中退兵,洛阳自会有人开始帮他操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