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桶大,桶底离地面只有十多二十公分,碰到地面有小石块的地方,还要小心让水桶绕过去。
不然的话,石块很容易碰到桶底。
到时候“咚”地一声响,小人儿因为水桶不平衡被绊倒是小事,桶被撞坏了是大事。
虽然看起来有点滑稽,但寨子里看到的人非但没有笑话,反而是很热情地打招呼:
“四儿,下学堂啦?”
“是啊,叔。”
“四儿,今儿这么早就回来?”
“是啊,婶。”
就连正在等着从井里提水上来的放牛娃,也跟着说:
“四阿兄,你回村了?”
说着,伸手从身上掏出两三颗小野果,“给,这是我今日放牛的时候摘的,可甜啦!”
“谢谢啦!”
四儿也不客气,接过来放到嘴里。
“不用谢,待明年我去了学堂,你记得多帮我一些,我也想去邛都学堂……”
旁边的大人们听了,都哄笑起来。
村寨里的适龄孩童,并不是每个都有机会去学堂。
相反,有机会去学堂的,甚至不到一半。
而且男童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
毕竟这年头,一家人能吃上饱饭,已经是很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