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贵为骠骑大将军的司马懿,对这位正室夫人既看重,又有些敬畏。
如今听到她这么一吼,司马懿只得解释道:“细君有所不知,此事乃是陛下亲手谋划,正是与朝中有关。”
“什么意思?”
张春华问道。
司马懿叹了一口气,“陛下与文皇帝不同,更类于武皇帝那般重法度。”
“更何况,武皇帝曾提拔了不少庶门进入朝堂,然自黄初起,豪右大族极盛一时。”
“此次浮华朋党案,其实是陛下欲独掌大权,警告朝中元老,同时还顺手打压豪右权贵。”
“咱们现在这位陛下,心里可是有大志之人呢。”
这几年来,陛下一直想独揽朝政,他把自己几位掌有实权的辅政大臣都外派,就是为了能减少自己等人对朝政的影响。
可惜的是建兴六年的那两场大败,让陛下的威信无法树立,以致掣肘颇多。
其中以朝中历经三朝的元老们与豪右大族为甚。
而且从陛下设置律博士,亲自观看狱讼审理等行为,就可以看出其对法度的重视程度。
偏偏豪右大族又正是实施法治的最大障碍。
所以一场“浮华朋党案”下来,这位陛下一举数得。
听到司马懿这般分析,张春华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浮华朋党”一案,竟还有这等内情。
“你既早知有这事,为何不早早提醒大郎?”
张春华想通了一点,怒气更甚。
司马懿苦笑:“细君,我何尝没有提醒?我让他回洛阳前,就曾数次提醒他,只是他年少气盛,一直未能听得进去。”
“再说了,这等宫中秘事,我本就不能说太多,且我亦是在老臣之列,又是居辅政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