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十六岁时,抚养其长大的叔父诸葛公正值去世之际,这一点遭遇倒是君侯有些相似。不过在料理完诸葛公后事之后,丞相便隐居南阳,潜心求学。”
“十年之后,丞相年二十七岁,这才应先帝之邀而出山,初出茅庐便定下天下三分之计,被世人惊称为天下奇才。”
“至于老夫,出仕时已过了耳顺之年,即便如此,却只是痴长年岁,先帝执意出征东吴时,老夫竟无力劝阻。”
说到这里,秦宓再指了指冯永,说道,“然君侯十六岁时,就已经出山。闲坐于田头,谈笑献二计,一计和东吴而安大汉,一计定南中而兴汉中。”
不不不,当时我快被诸葛老妖吓尿了,并没有什么谈笑风生。
冯永很想解释一声,但看到秦宓谈兴正浓,又不好打断他的话。
而且这老头说话挺好听的,就继续听下去吧。
“大汉因为君侯之故,不过三年,高祖龙兴之地复现繁盛,蜀中百姓皆尽展颜不愁吃穿,南中夷人惊闻鬼王之名而立誓不敢反。”
秦宓越说越兴奋,干枯的脸上竟然现出些许潮红。
可是冯永的脸更红,连忙说道,“大司农,过了过了。平定南中乃是丞相之功,非我之功。”
“不过不过!一点也不过。”秦宓摆手道,“南中自然是丞相平定的,但南夷之人勇悍好斗,不服教化,降而复叛那是常有的事。”
“可是君侯看看如今的南中,除去越雋一地,哪还有什么叛乱?其中若是没有君侯的谋划,又何来如今的安定?”
“那些不服管教的,”只见秦宓那张老脸凑过来,低声笑道,“还没等南中庲降都督府出兵,就已经被蛮夷自个儿攻破了寨子,不分老幼皆捉去卖了当劳力……”
“这一招,妙啊!”
秦宓伸出大拇指。
冯永一听,当场就惊呆了。
这门生意……难道连蛮夷都学会做了?
这尼玛的,谁教坏那些淳朴的民族兄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