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着嗓子“啊,你是来看牛的啊?进来坐吧,牛被他们带出去吃草了,看着也要回来了,你等一等啊!”
招弟无语,这可实在是太不巧了,不过也没有办法,来都来了,要是让她这么一事无成的走回去她可受不了,在这古代根本不用特意去锻炼,天天都是超负荷的运动好吧,什么都要靠走的,实在是太坑了!
秦大爷算是招弟难得看到的“老人”了,招弟的个子本来就不算高,可是这个秦大爷背已经完全驼了,就是走路的时候,上半身也是跟地平行的,看着居然也就只招弟这么高。
花白的头发稀稀疏疏,勉强在头上挽了个髻,透过稀疏的发根都能够看见头皮了。脸色黑黄,脸上的皱纹层层叠叠,看着他就能看见一个“苦”字。
上了年纪的老人话多,秦大爷一直在那里介绍自家的牛怎么怎么好,又是如何如何不得已才要卖掉,招弟开始还搭话来着,后来发现自己只要说话秦大爷又听不清楚,总是要扯着嗓子喊一会,招弟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圣母,可是看见这么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明显是被贫困的生活所苦心里依然不忍心,所以最后就站那里听秦大爷说话就好。
秦大爷的年纪应该不大,听他自己说话也不过是六十多岁的样子,但是看着真是比招弟以前见过的八十岁的人还要老,比他外貌更象的是,他已经有了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的通病,健忘而且啰嗦,一件事情翻来覆去的说了一遍又一遍,而且他根本就觉得自己每一遍都是才想起来跟你说!
在院子里站了一会招弟就觉得阴得厉害,引着秦大爷挪去太阳底下,秦大爷才突然想起把招弟往屋里让。
秦大爷的家也是土房,不过是茅草顶的,屋子矮小不说,窗户更是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就连大门开得都窄,屋里黑洞洞的,招弟刚一进去,眼前就是一黑,适应了一会才勉强能够看清楚屋里的陈设。
在外面的时候招弟就注意到这房子的下部颜色要深一些,苔藓什么的长势极好,等进来对这房子的潮湿就更有体会了,呆这房子里,就连夏天大概都会觉得凉,招弟觉得这地面都在沁水的感觉,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够住了这么多年。
那种潮湿黏腻的感觉,适应了黑暗的招弟眼尖的发现连他们供桌上垂下的一块布,因为太接近地面,隐隐约约的都有了一些霉斑,在这样的屋子里,健康绝对是要受到极大的伤害的。
招弟还是拒绝在屋里坐着等了,把屋里的凳子搬了两根到院子里,把秦大爷搀到院子里继续晒太阳了。
唠叨也有唠叨的好处,招弟大致能够了解秦大爷家的情况了,秦大爷家比较难得,是唐国本国人,因为家里没地一直都给别人当佃户,秦大爷的儿子三十多了才娶上个媳妇,听说这边开了的荒地就是自己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路就带着秦大爷跟媳妇和年幼的孩子来了。
他家就那么一个劳力,条件不算好,好在是本国人,所以留在了这还算不错的地方。
安顿下来,开了些地,有了自己的土地心里也安定了不少,起初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秦大爷的儿子正当壮年,秦大爷那时候也还没老得干不了活,除了大的那个儿子,又陆续生了两个孩子,秦大爷有了三个孙子,有房有地家里还有牛,人生简直要圆满了。
但是,秦大爷的儿子混到三十多了才讨上媳妇,除了家贫之外必然还是有点其他的原因的。
不然穷的人他们那里多了,别人还不是二十出头就有妻有子,究其原因,就是秦大爷的儿子有个毛病——懒!
懒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在农村这就是致命的。又不想种地又要维持生计,必然就会有点偷鸡摸狗做混混,到了这里,被拥有自己的田地刺激着,秦大爷的儿子还是很发奋了几年的,可是,生活差的时候有三个孩子要养鞭策着,秦大爷的儿子看着还是靠了回谱,但是生活稍微一好点,这深入骨髓的懒筋又冒了出来。
秦大爷这个儿子虽然以前不务正业惯了,但是小聪明还是有些的。懒人都会开动脑筋想想怎么偷懒,他也不例外,官府发的安家银子被他买了两头牛,起初还有人背后说几句,后来才发现人家还真有先见之明的。
农忙的时候是不愁没人租牛的,租金就是一大笔钱了,给不起租金又想用牛也不是没办法,顺带把他家的地也耕了就行,他就不用自己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