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婶儿真的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不管说话做事都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象她这样早上来晚上回的,人家还能把家里的活都兼顾了,这里的活也一样干得挺不错的,谁提起都要竖起拇指称赞一声。
王婶儿现在主管着养鸡这一块,现在的鸡群已经不是起初那几十只而是几百只了,鸡在山上的时候只要围好篱笆就不用管倒是轻松,但是每天的放出与召回就是一个麻烦事了,可人家王婶儿一个人就干得好好的,中间看鸡的时候还能顺带着打点猪草什么的,这个员工请得没有再值了的。
但是,王婶儿在庄子里的人缘并不太好。
原因,还是在她那一张嘴上。
王婶儿不是那种爱说东家长道西家短的人,之所以会混到跟这种人一样地步的原因就是她的自吹。
王婶儿是个很爱表功的人,就是一点小事她也要不停说反复说,何况她活儿干得的确是好呢!所以跟别人聊天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要讲一讲,人家也不是偷懒的人对吧,那么多人就显得你一个人能了是吧?所以别人隐隐的就有些排斥她,宁可互相之间传点八卦说点隐私也不想听着重复了无数次的“丰功伟绩”啊。
还有一点,也是招弟最不好说的一点,王婶儿不愧为一个村子出来的好邻居,什么事情也是真为她们考虑,但是,有时候这好心其实并不是她们所需要,对她们也没什么好处,在这好心办了坏事之后,招弟也不知道该怎样说才好了。
王婶儿一直爱跟招弟说有钱也要省着花,对她平时的一些“大手大脚”的行为也很看不惯,特别是如果享受这些实惠的是同村的人也就算了,现在大部分是外村的人占了便宜,她自然更有了嘀咕的理由。
不管招弟说过多少次了,王婶儿一跟招弟说起事情来总会扯到免费吃饭这个事情上,特别是随着她们伙食越开越好,王婶儿说这话的时候更多了些,不时的跟招弟提到招本村人来,上次春花腾出了一个位置后,换上的就是招弟她们村里的一个婶子,王婶儿又一副坦坦荡荡心中没鬼(的确也是,她这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别人谋福利)的大气,根本就不在意会不会被别人听到,自然她说的话就不是秘密了。
别人也不是傻的,早就看出了现在这庄子里的事情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没有新的差事添加进来的情况下,想要人进来自然就需要人让出一个位置了。
王婶儿让招弟招她们本村的人,那她想挤走的是谁不是很清楚的在那里摆着吗?
其实王婶儿是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点上去,她只是单纯的觉得做事肯定要熟悉的人在一起更舒服啊,自然会跟招弟这样提议,同村的人,怎么也比外人亲了。却完全没想到当初村里的人不来现在这位置已经被别人占下了,这是在跟人抢饭碗啊!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在这样的情况下,别人怎么会对王婶儿有好感呢?自然会暗地里使些绊子,时间长了王婶儿又不是傻的自然会发现,于是这关系就开始紧张了。
王婶儿不是一个能够忍气吞声的人,她看不顺眼的,接受不了的从来不会放在心里,而是一定会宣之于口的。吃了亏自然要找帮手,而在这里,还有哪个帮手能够比招弟更好呢?
招弟简直头疼不已,王婶儿那张嘴她是领教过的,一个心地不错人又勤快爱助人的人还不招人待见,可想而知她这张嘴坏事的功力,平时王婶儿天天以她长辈自居,插手管理事物她都念着王婶儿帮过自家不与她计较,可是现在这是什么事儿啊!
王婶儿喂鸡,顶替春花来喂猪的是招弟村里的马婶子,两个人平时在村子里关系一般但是在这里就她们俩是一个村的关系自然就好起来了。
庄子里的事情虽然分给了个人,但是这些事情都不是一直干着的,比如喂猪吧,把猪喂饱猪圈打扫干净就行,但是打猪草也归她们。
于是马婶子上山打猪草的时候王婶儿没事也帮她打一背,等到王婶儿天黑关鸡的时候马婶子也帮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