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之:“唔,生黄芪、当归、川芎为君;太子参、藿梗、白芍为臣;炒白术、焦大黄、白芨为佐,此药方只能说不过不失,李太医,这方子为何开得如此保守?”
李太医脸上的汗刷一声就下来了,药方中有这么多种药材,哪个是“君”、那个是“臣”、哪个是“佐”,哪个是主、那个为辅,只有开方子的医生最清楚,外人很难分辨,而林平之一口就判对了,这医术就是在太医院都没有几个,连忙回答道:“侯爷医术高超,在下佩服之至!不过,皇上身体亏虚已久,脏腑阴**虚先用这方子轻微调理,之后再……”
林平之毫不留情的打断道:“你不必说了,改方子。去掉川芎,加入丹参为君;去掉白芍,加入赤芍、龙葵为臣;去掉白芨,换上仙茅为佐;最后再加上灯芯草和龙胆草来做引药归经即可。”
本来林平之只是想给皇帝把个脉,好掌握皇帝的身体状况,但一探之下大吃一惊,皇帝已经快到生死关头,靠御膳房的食材已经无法把皇帝从鬼门关拉回来,所以才冒险,执意要改药方。
李太医本来心有不满,但一听药方,确实更加合理、更加对症了,顿时眉飞色舞。
当林平之说到“引药归经”时,李太医一时没反应过来,迫不及待的说道:“药方这么一改,确实天衣无缝,加入药引更是天作之合!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是,这药引一般只用一种,在下也曾考虑过到底用哪一种药引,最后实在无法取舍,所以才舍弃了。侯爷一次加入灯芯草和龙胆草两种药引,药性必会冲突,这该如何制取?”
林平之“用复方制剂法把两种药材合二为一,制取方法就用‘溶剂提取法’。”
李太医纳闷道:“请教侯爷,何为‘溶剂提取法’?”
林平之一拍脑门,“溶剂提取法”是后世西医的萃取方法,现在还没发明,也怪不得李太医没听说过,林平之稍微思考一番道:“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溶剂的选择,这里我们选择高度酒,酒中加入碱,把药材粉碎之后……”
林平之尽量避开细胞、细胞壁、分子等超前的知识概念,用现在人能听得懂的方法加以解释,李太医听罢恍然大悟,原来世间竟有这种药材的萃取方法!
李太医万分激动,深躬下拜道:“侯爷天纵奇才!有如此妙法在,世间会少了多少重病!只此一项,侯爷必将成为万家生佛!在下在这里替皇上、替黎民百姓叩谢侯爷!”说完跪下就是一拜。
林平之连忙虚扶道:“快起来,不必如此,医者父母心,谁不想天下人无病?”
李太医道:“侯爷过谦了,在下这就吩咐药方熬药!”
李太医欢天喜地、连蹦带跳的去了,皇帝、皇后,连福老公公都对林平之简直刮目相看,此子不光是一个朝廷柱石,还是一位医道圣手!
李太医是太医院数一数二的大国手,几十年来不光在朝廷,就是在民间也享有崇高的声誉,连李太医都如此推崇备至,林平之的医术会高到什么程度?
林平之是医学博士,毕竟比现在的人多了几百年的医学知识,要是单说中医之道可能比不过李太医,但中医和西医两项两方面的造诣加起来之后,必定比现在的医术水平先进不少。
李太医走了,但是这件事却启发了林平之,使他陷入沉思:我所掌握的先进医术、治疗理念和制药科技比现在要超前了好几百年,只一项“溶剂提取法”就让李太医惊为天人,要是我把所知道的医学知识全部记录、流传下去,会对整个世界造成多大影响?
这些年林平之朝不保夕,几乎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看来现在是时候抽空撰写医书了。能以自己的能力让世界变得更好,林平之简直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