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青衣小厮快步自回廊走来,手中拿着一张诗笺,百里星台忙接过来瞧了,只见上头写着: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嗯,这两句倒还罢了。
百里星台看罢,众人随即接了去,争相传阅。
不一会儿,又有两名青衣小厮前后携诗笺飞奔而来: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对仗也还算工整,开始有点意思了。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到了这一句,席间就已经有人开始赞叹了:“果然是女儿家的心思细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到这一句,很多人便开始期待下文。
“来了来了。”小厮们见这些老爷少爷们的目光炯炯,脚步也不禁跑得勤快起来。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有人忍不住叹道:“好诗,就是太悲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