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河把林驹送到了车站。
“兄弟,谢谢你今天解围”。
“刘哥,咱们是老关系了,不用这么客气。叫丛姐到我那里去,她这边儿开工资,我那里再给她开一份儿。到那里避避风头,过几个月,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唉,现在的人啊,他们自己没本事,见到别人挣着几个钱儿,眼睛就红了”。
“正常现象,哪朝哪代都是如此,你要是认真,你就输了”。
“也好,检票了,你路上小心些”。
林驹回到三道河,跟曾校长和钱主任说了丛丽的事儿和郭组长女儿来念书的事儿。
其实也就是跟他们打个招呼,统一口径,等郭组长他们来的时候,尽量别说错话。
现在想到三道河来读书的学生,确实很多,很多人都被挡了回去。
不过,学校给自己的员工一个政策,就是每个人有两个入学名额。
这两个名额,其实就是给自己的员工送人情的。
林驹、林驰、黄天大都属于学校员工,三个人有六个名额。
罗雅、罗浩、卢娜,加上郭组长女儿,现在用了四个名额,还有两个名额可用。
其实,即使名额用满了,林驹想要送谁进来,曾校长和钱主任也不会拒绝他。
三道河中学能有今天的地位,林驹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儿谁都承认。
第二天,郭组长两人来外调。
“外调”,是这个时代经常使用的一个手段,就是调查相关对象在外地的表现和背景。
找了曾校长、钱主任和林驰谈话,做了记录。也就是走个形式,然后郭组长的注意力就用在询问学校的情况上。
第二天,郭组长的女儿就来到三道河中学上学,是她母亲送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