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不说魏王第二日如何和魏无忌说的,只知道魏王进入魏无忌家中之后不久里面便传出两道男人的痛苦声。
也不说魏无忌又是如何说服的田太后,只知道自魏无忌出了太后宫后田太后郁郁寡欢了好几日精神方才好了一些。
且说庞癝自辞去相位之后每日出城考察大梁附近村寨百姓的生活。
大梁虽地处中原,乃十足的四战之地,然而这边却少有战乱发生,周边的百姓倒是还算富足。
其实百姓家中粮食在交了税赋之后紧够温饱之用,之所以显得比较富足乃是因为这里紧靠大梁城,农闲季节百姓可以前去大梁城内做些小生意或做工贴补家用,因而显得还算富足,至少比上秦国是的。
和重农抑商的秦国不同,魏国对待商人算得上很好至少也是不错的了。有治生之祖之称的白圭便被魏惠王拜为卿相的高位。
从这方面来说三晋和齐国并不曾抑制商业发展,相反还非常鼓励。
地处中原大地的魏国并无山川之险,也无盐铁矿产之类的东西了,因而魏国对于贸易便格外的重视,特别是丢失了河东之地后。
齐国的鱼盐,韩国的铁器,燕赵的马匹,楚国的漆器丝帛、吴越的茶叶都在这里交汇,而魏国又与秦、楚、齐、韩、赵相接,交通极为发达,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整个天下的贸易中心。
此时百姓已经开始了耕种,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这日,庞癝又带上李园来到了大梁城外的田间。
来到田间地头,庞癝抓起土壤看来看还算湿润,便放下心来。
可以说几千年来华夏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小的天灾还好说,顶多忍饥挨饿些时候就挨了过去。
如果发生什么大的天灾,百姓基本都无法存活,如果再加上人祸,百姓除了造反可能有一条活路之外,剩下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尤其是大河两岸与淮河之北的平原地带更是如此。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于陈县,黄巾之乱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隋末的农民起义也在大河两岸,唐末的黄巢起义覆及鲁、豫等地,元末红巾军起义这里也是主战场,明末的李自成也是在这里成势。
可以说这片土地是华夏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