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要说三晋之间的关系在魏文侯、魏武侯时期是很好的,但到了魏武侯死亡之后就突然变得极其恶劣起来。
魏武侯虽然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一生却犯了两个重大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听信老公叔的谗言猜忌吴起,使得吴起逃离魏国而投奔楚国。
第二个错误便是生前没有立太子。由于魏武侯死的很突然,魏国因此便没有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魏武侯的长子魏瑩便与其兄弟公仲授大打出手。
公仲授不是魏瑩的对手,便向韩、赵两国求救。
韩、赵两国在浊泽击败魏瑩的军队并把魏瑩围困起来。
但这时韩、赵两国却发生了分歧。赵国主张杀害魏瑩立公仲授为魏王并让魏国割地赔款。
而韩国却主张把魏国一分为二进而削弱魏国。
主张不同的韩、魏两国互不相让,谁都不服谁,最后恼了个不欢而散。
当天被赵国惹恼了的韩国连夜撤军,而赵国独木难支也只能无奈撤军,魏瑩得以保住性命。
而后魏瑩击败其兄弟公仲授成为魏王,第二年便开始攻打韩、赵两国,三晋关系也就此破裂。
此时的魏国虽是这个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即便是齐国也只是魏国的附庸。
这还要从早年间的田氏代齐说起。
话说当年田和虽然取代姜氏成为齐国王族,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更没有得到周王室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