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涡扇6这个性能指标奇高126吨推力,和太行发动机定型的指标一样高、研制难度空前的型号从1964年10月开始初步设计,却出现了在1966年便完成全部图纸,开始试制样机的神奇速度。在这种隐患重重的设计中,大量部件之间性能匹配与协调运转的缺陷又被隐藏在材料与工艺的不足下数量严重不足的试制部件和样机更是使得这些盘根错节的故障根除起来极为艰难,穷尽手段仍然不见回天。”
综合来说,涡扇6是一个大大的悲剧。
它三次上马,三次下马,五次搬迁生产基地。断断续续,苟延残喘。
它的研究者认为,它生不逢时,命运多舛。
而旁观者却认为,从一开始,涡扇6的研究就是错误的。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研究者认为,涡扇6失败,是投入不足。
而旁观者认为,涡扇6完全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国家资源。
虽然是四五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关于涡扇6的得失利弊,依然是争论不休。始终是没有一个定论。
程凯龙要做什么?
带自己去看涡扇6的残骸?
“你的猜测没有错。我们的科技队伍,两极分化也很严重。”程凯龙直言不讳,“有人主张要从头开始,一步一步的来。先做几个扎实的产品。哪怕是各种指标小一点都无所谓。但是更多的人,上来就是要大推力,各种指标世界第一。”
“恐怕是后者占据了上风吧?”王步安不屑的冷笑。
“确实如此。”程凯龙并不讳言,“现在的浮夸风也是有点厉害。”
“动辄超英赶美啊!”
“但是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美好。”
“艾拉三姨夫。”
“呵呵。”
程凯龙微微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