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
显然,李兵对自己的这个配制非常满意,兴致所至竟忍不住声情并茂地吟诵起诗句来。
“李叔叔,真有你的!”张正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这可是真心话,因为他怎么也没想到,作为商人的李兵竟然有着如此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哈哈……”李兵摆手笑笑道,“献丑了,弃书本久矣,早都生疏了。”
“您不用谦虚,屈原的《天问》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记住的。”
“你要这么说倒是也对。”李兵点点头,“不过这里是有内情的。”
“什么内情?”
“我曾祖父曾经是满清的进士,曾在杭州做过知府,后来虽家道中落,但诗书的传承一直没有断,从我刚一懂事开始,我爷爷就整天让我背诗书,如果偷懒背不上来的话,他会用戒尺打手心的。”
说这话的时候,李兵的言语形态间竟流露出一股淡淡的自信。
张正见了不由暗暗点头,都说诗书传家在江南一带是千年的习俗,甚至在不少山野古镇,种地的农夫都是满口之乎者也,可以吟诗作对,现在看来传闻是真非假呀。
李兵对奇石的识别能力,让张正佩服的五体投地心,就拿眼前这块石头来说,被他这么一点染,其意境层次立刻提升了好几倍。这也正应了罗丹老头的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张正头脑一热,便满不在乎的说道,“李叔叔,我看您挺喜欢这块石头的,干脆送给你算了。”
李兵冷不丁被张正吓了一跳,他瞪着眼睛问道,“小张正,把这个送给我,你口气蛮不小的啦,知道它的价值吗?”
“嘻嘻,什么价值不价值的,喜欢就拿去呗,大不了我再去找……”一不小心张正嘴有点秃噜,差点把事情说出来,幸好及时止住了。不过这倒是他的真实想法,反正那块大点玉料已经有二百多万了,暂时也够工地的消耗了,大不了自己再去解石呗,家里还有七八块呢。
“找?!你以为你是谁呀?帝王绿再加上奇石,地球几十亿人,也就让你给撞上了,这是多大的机缘呀,你以为你是老天的干儿子吗?还能碰到这样的料子,别做梦了。”
“嘿嘿。”张正不动声色地摸了摸鼻子,心说,这您可说错了,我家里像这样的货色可不止一个呢,不过要说到形状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