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技术难关对因那河厂来说确实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这时万峰突然想起九十年代的一款堆满大街的神车ax100
当年中央电视台那款天地间有我在行走的广告可是妇孺皆知。
就是今年,再过段时间,原常汽油机厂开始引进笨铃木的ax100技术,经过技术消化于八八年成功生产出国内第一款二冲程的100摩托车。
二冲程,排量98,最大功率73k,风冷,往复式四档变速箱。
90年代初期至中期是ax100在国内的鼎盛期,那段时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款车型,当时此车的最高售价曾一度被炒到九千多元。
该车的最大特点是皮实抗干,由于有专门的机油混合装置,因此该车股冒蓝烟,声音清脆悦耳。
当年这款车的销售可是火爆异常,与常铃木交相辉映的是金城铃木,这两个车一南一北在当时的华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只是后期摩托车政策方面的倾斜,二冲程摩托车渐渐地退出了华国市场。
四冲程车是未来,二冲程车可以在几年后快速地捞一笔资本。
万峰觉得这似乎是个好机会,但是因那河机械厂现在的技术力量储备不足以支持同时研究两款发动机。
可不可以考虑和常汽油机厂进行合作呢通过资金入股的方式获得技术共享,等他们研究成功了自己这边也可以获得授权生产。
就算不行只要能获取技术参数,他们不也可以自己生产吗
万峰不能坐视九十年代ax100辉煌的销量和自己无关,怎么也得上去撕一口。
他们在这款车上赚钱研究四冲程的发动机技术,当二冲程车退出市场的时候他们马上就可以转换到四冲程的摩托车上去。
这是一个两其美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