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玄幻小说>谋明天下> 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聪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三章 真的聪明(2 / 4)

所以对于登莱新军整顿祖大寿和金国凤麾下辽东边军的行径,祖大寿和金国凤都是默认的,而且吴襄还感受到了,祖大寿和金国凤没有特别愤怒,甚至都想着进入到登莱新军之中,要知道他们两人都是都督府同知,都是总兵,地位是很高的。

这肯定引发吴襄的思考。

作为辽东的藩镇之一,吴襄经历过太多的事情,祖大寿和金国凤等人的选择,是他最为关注的,也是考虑最多的,这其中,吴三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吴三桂对于吴宗睿非常的推崇,可以说是崇拜了。

迄今为止,吴三桂是辽东吴氏家族最有出息的年轻人,二十岁就成为了游击将军,且作战勇猛,能够审时度势,假以时日,一定有大作为,光耀门庭。

吴三桂推崇和崇拜之人,绝不会差到哪里去。

深思熟虑之后,吴襄决定表明自身的态度,当然,在表明态度的基础之上,他也不会得罪朝中的权贵,特别是费心费力结交的某几个中官。

机会很快来了,吴襄接到了兵部的敕书,抽调辽东边军进入关内,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

抽调辽东边军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情,以往皇上和朝廷也时常抽调辽东边军,譬如说曹文昭,就是从辽东边军之中抽调出去的。

但吴襄从中发现了端倪,这份兵部的敕书,没有副本,也就是说,吴襄接到的兵部敕书,只有一份,这意味着蓟辽督师府没有接到兵部的敕书。

吴宗睿敕封太子少保,督查院右副都御史,领兵部尚书衔,堂堂的蓟辽督师,居然没有接到兵部的敕书,这太奇怪了。

兵部的敕书,代表了皇上和朝廷的意思,对于吴襄来说,与皇上的圣旨没有多大区别。

调遣军士入关作战是肯定的,但是调遣多少的兵力,如何的参与作战,这就值得思索了,如果按照兵部的意思,由吴三桂率领上万的辽东边军,赶赴河南,听从五省总督熊文灿的指挥,全力剿灭陕西等地的流寇,并不需要禀报吴宗睿。

但吴襄是绝不会这样做的,他可不愿意成为某些人的棋子。

仅仅思索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吴襄就做出了决定,带着兵部的敕书赶赴锦州城,专程给吴宗睿禀报此事,不管吴宗睿是什么样的态度,至少自己表现出来足够的诚意。

当然,拜见吴宗睿的时候,是一定要带着吴三桂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