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胜道:“回老族长,本村李运晚死后,他两个儿子都赶回来奔丧,我看他那两个儿子,都是武全材。”
“李运晚的两个儿子?他们好像年纪都还小吧?”老族长听了,有些疑惑地说道。
李运胜道;“他兄弟两个今年都十六岁了,按咱们编户人家的规矩,都算是成丁了。”
“他们兄弟俩怎么没按编户规矩去做营兵呢?”不知一个什么人,提出质疑道。
李运胜道:“他兄弟俩,据说是京都大儒厉山的弟子,有身份,是可以免做营兵的。更何况,那李运晚一辈子没少挣大钱,他家有银子花,哪里用得着送儿子去做营兵呢!”
李族长本也没有重视李运胜所推荐的人选,但听说这兄弟两个乃是京都大儒厉山的弟子,就转变了态度,说道:
“好吧,既然他兄弟俩是名人弟子,明天我就去你们村,见见这兄弟俩。”
到了第二天,这李族长将本族之内挑选丁壮的事情交给族其他村人长老,自己却是骑了蹇驴,往南小李村来。
翻过李家大山时,这李族长驻驴山顶,远远就望见东方一道烟尘,有数人骤马奔驰,追赶着前面一位年轻女子。
那年轻女子却是骑着一匹毛驴,跑得倒也不慢,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与那骑马的比速度。不多时,看看那年轻女子将要被赶上了,
突然,又有一骑自西往东驰来。
这一骑马上,骑身穿白衣,腰悬长剑,背负弓箭,执长枪。
李族长不由得感叹道:“世道大变,想不到我这把老骨头居然人到晚年,还要经历战乱呀!那数人看他的装打扮,就是传说的流民盗贼了!哎哟,看来流民盗乱已经到了我们平安州了啦!办正事要紧,我还是抓紧去那南小李村吧。”
不说这李族长匆匆驱驰蹇驴,翻过李家大山,往南小李村赶来,且说那数骑强徒,正是流窜盗贼——此时平安州大半已经属于流民的一支队伍了。这支队伍,名叫顺义军,其首领名叫陈志元。
这数骑强徒,正是陈志元下兵丁。
——有兄妹二人路过,见了顺义军人马攻城,当时就赶紧逃离。这兄妹二人,哥哥史强生,会使几路拳脚,mei mei史翠翠,小名翠姑。
说起来,这兄妹二人本是东八州之倒马州人氏。只是此州流民造反,推一个名叫陆九公的人做首领,扯起大旗,杀官夺府,就地称王起来了。
史家本是当地富户,自然成为陆九公部下吃大户的目标,史老翁与夫人商量,家产性命,只怕都将难保。于是史老翁将一双儿女叫道面前,说道:
“强生,早年为父我结交一位朋友,此人姓李,名叫李运晚,他家大儿子,本是我给你mei mei订的娃娃亲,你收拾收拾,带上你mei mei,投亲去吧,那边现在没有盗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