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说一句,父亲的官位,早在一年前,我被提拔到“右近将监”的时候,就被“连坐”升到“从五位下检非违使佐”
衷心祝贺?我感到有些好笑,但我又笑不出来,因为在滑稽之余,我也有些悲哀。
换了我站在并河易家这个角度上,我难道就会比他“有骨气”吗?
“扫部殿下点下立下如此奇功,实在是值得嘉奖,但眼下丹波尚未平定,我也不方便给扫部殿下论功行赏,请不要怪罪。”
“那里,汉书中有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使佐殿下靖难丹波,大业尚未完成,在下必当以死相随,怎敢奢求赏赐?”
我都开始有点佩服这个并河易家了,真会说话!
反正并河易家知道自己这份赏赐是跑不掉的了,所以他便“大义凛然”的说出了这番话。
“扫部殿下能够以大义为重,实在让人敬仰万份。。。。。。对了,这位便是令公子吧?”父亲突然看向了一边的并河治家。
“使佐殿下好眼力,小的并河八郎治家,拜见使佐殿下!”
“好好!”父亲赞道:“令公子真是一表人才啊,这样吧,我便将‘明智’一姓赐予令公子,再加上殿下的官职‘扫部’,令公子以后便称作‘明智扫部治家’吧!”
“写殿下!”
“傻小子,怎么还叫殿下,应该叫做主公了,从此以后,你就是使佐的族人了!”
我KAO!赐姓又不代表入族,并河易家,你也太会“往上爬”了吧。
另外我觉得,父亲似乎觉得自己这个姓氏“不值钱”似的,到处赏赐,家中被他赐姓的还真不少,想到这里,我偷瞄了一眼明智长安。
我突然开口道:“不过呢?‘治家’这个名字好像有些不合适了。”
这个“治”来自于波多野秀治。
“不如这样,我就讲我名字中的‘信’赐予令公子,改叫‘信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