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赫连巴泰是明面上的大金第一高手,但那只是因为苏达哈几乎不露面,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罢了——包括大明武林之中,也少有人知此人。
正因为苏达哈的突然加入,皇太极才觉得自己胜算大增!
甚至他隐隐觉得,明国那个叫秦书淮的小子,这回要在大金栽个大跟头了!
两次南征失败,都是因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子!如果这次苏达哈出手,让他死在关外也是大有可能的!
秦书淮,你以为你真的战无不胜么?我堂堂大金龙脉已现,这磅礴的国运气数,岂是你一人可以阻挡的?
且说秦书淮这边,在进驻锦州当天,就收到了来自各处的白莲教传来的情报。
虽然在后金的封锁下,这些情报未必精确,但起码知道后金已经联合了多方势力,一起对付明军。
这并不出乎秦书淮的意料,根据这些势力的实力,以及综合得来的情报,他跟众将合计后,就得出后金的总兵力大概在25万左右——这与真实情况已经很接近了。
了解对手的大概实力,这很重要。
第二日,大军启程出发。
路过大凌河以后,兵分两路。
赵率教的五万多左路军往西北而去,首先要占领的是八十里外的义州(即现在的义县)。
而秦书淮和李定国的中、右路大军继续向前,一路畅行无阻,抵达台安城外三十里的高平堡后,两路大军才分开。
李定国往右直扑沙岭堡,而秦书淮则准备进攻台安大城。
此时左路军传来消息,赵率教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义州,随后继续北上,一路无阻,直到台安城西北八十多里外的大、小黑山堡才发现有敌军重兵驻守。
这么一来后金的第一道防线就出来了,就是以大黑山堡、小黑山堡、台安城、沙岭堡、牛庄城为据点的横向防线。
这第一道防线只距离沈阳城200多里地,看来皇太极是想收缩防线,集中优势兵力和秦书淮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