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恐怖小说>东厂督公> 第七百十三章 又要出门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十三章 又要出门了(2 / 4)

所以李馥的海关刚刚一开张,就有无数进出口的商户前来海关公署报备。李馥明知道这些商户基本都是靠走私起家,但是一个都不追究,全部都给了“执照”。

于是短短三四个月,当江浙沿岸的海关运作起来后,江浙地区的走私现象就基本绝迹了——即便有,也是那些贪心不足、连一毛钱税都不想交的亡命徒。而不巧的是,李馥本来就是走私大军中的行家里手,所以这些走私犯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走私,简直是自己作死。

因为海关在闽南地区尚未正式建成,所以这八十万两,仅仅只是江浙沿岸的。可想而知,当大明开放对外口岸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以及海关数量的增多,未来关税的收入必然会继续飙升。

对于以上种种,崇祯尽管有些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大大地震惊了。

照这么下去,大明国赋一年收入破亿两,基本没有悬念!

一亿两,这是秦书淮说的小目标!

本来崇祯在心里是给这个“小目标”打了折扣的,认为能达到五千万两就已经够惊天动地的了。

然而他现在无比确信,一亿两是可以实现的!

最重要的是,崇祯特意出宫去看了下,惊讶地发现市面上的物价基本上没怎么涨。盐、铁、布三项关乎民生的东西自不必说,因为秦书淮设定了“朝廷指导价”,价格哪怕是一文钱都没涨。

更让他稀奇的是,连米、面、油以及包子、肉、蔬菜等老百姓日常所需的东西,也基本没涨。

甚至,有些还呈现了降价的趋势。

这就让他实在想不明白了。

朝廷收的税多了,民间的物价反而下降了?

在一个包子铺,崇祯买了几个包子后,忍不住问老板,为什么包子的价格比年初的时候还低了一文钱。

包子铺老板笑眯眯地说道,“这位公子爷,现在粮商都在拼了命地卖陈米陈面,价钱是一跌再跌。咱们包子是用啥做的?可不就是米面吗?米面价格跌了,咱可不得跟着降价?做人得讲良心是不?”

崇祯又问,“那你们不用交赋么?”

“呵呵,交哇,怎么不交?不过咱们卖包子的,才交值百抽三的赋税,便是交了又有什么打紧?赚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啊?我在老家还有薄田二十亩,现在一分钱田赋都不用交,我这区区一月交个几钱银子算什么?你说说,要是咱都不交赋,那朝廷的大军谁养啊?谁给咱安生日子过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