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愧!
……
第二日,秦书淮带着五千川军,以及四千多投降的张献忠部继续出发,前往西安。
现在这四千多兵马,由李定国统领。
同行的还有李敬亭。
让李敬亭一起来,是要他到时候带着五千兵,把周延儒、曹国彰等人押送到京师去。
他本来可以不去西安的,但是为了李定国,他要专门跑一趟。
因为他打算先把李定国安顿在陕西,这就要去西安和洪承畴打个招呼了。
之前他让刘国能留在陕西,没跟洪承畴打招呼,已经很不合规矩了。
洪承畴虽然不说,但不代表没想法,听说后来洪承畴又从刘国能手上分去了五千兵,想想他可能也不太愿意管辖地有个手握重兵的前流寇,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李定国还是放在陕西比较好。
一来陕西面临魔教的重压,有他在必然更保险些。
二来秦书淮和洪承畴关系近,李定国在陕西先挂个不上不下的官衔,只要不出大乱子,洪承畴回京述职的时候就一定会说李定国好话,这样秦书淮再把李定国调上去就名正言顺了。
要不然呢?难道直接封李定国做个大官?崇祯非气上吊不可。
为了让李定国尽快上去,秦书淮也是煞费苦心。就说这次平定四川的奏报,秦书淮就把李定国如何帮助自己分析川内形势,让自己可以兵不血刃地平定四川写得详详细细,把平川的首功记在了李定国头上,并且毫不讳言地称其为“百年一遇之大才”。
五日后,抵达西安。
陕西巡抚衙门。
洪承畴早在六七日前就已经收到秦书淮兵不血刃平定四川的消息了,自是欣喜,这样他面临的压力就小很多了,要不然既然防魔教,又要防四川,他这个陕西巡抚可不好当。
见面以后,一番溢美之词自是必不可少的。
寒暄过后,见秦书淮旁边一人甚是眼生,洪承畴便问道,“还没请教国公爷,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