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之前的清军是以汉军为主的话,那么这次的十五万精兵中,则至少一半以上是纯正的八旗兵。
彼时八旗刚入中原,战力可想而知。
更雪上加霜的是,当时大西军的另一大佬孙可望,嫉妒声名日盛的李定国,密令本应与李定国在左右翼配合的另外两支大军的将领冯双礼、马进忠悄悄撤退,企图陷李定国于死地。
可结果呢?
李定国不但击败了清军,而且还亲手刀劈了敬谨亲王尼堪!
等击败清军后他才发现,咦,原来另外两支大军没来啊?这才悻悻放弃了继续北上,扩大战果的打算。
十五万清军精锐算个屁!他本来还想玩把大的!
牛逼至斯!
难怪黄宗羲盛赞:“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李定国对清军的胜绩不止于此,在某一段时间内,说清军闻他色变并不为过。
如果非要说他到底有多能打,那只能说,连他的部下打清军都打得骄傲轻敌的地步了,比如刘文秀等人,就是因为太轻敌才导致战败。
把八旗铁骑都不放在眼里的军队,究竟有多可怕?
而打造这支军队的人,有多牛?
当时在政治上毫无企图的顺治帝,甚至有了放弃西南诸省,和南明共分天下讲和的打算了。
可惜在关键时刻,南明又出了孙可望这种比东林党更加阴险、更加沽名钓誉之人,以致李定国功亏一篑。
在秦书淮看来,孙可望等人如果能稍稍有点爱国之心,就算他们耍阴谋抹黑李定国,甚至克扣军饷、阻拦破坏李定国反攻的计划,这些都不足以阻挡李定国复国的步伐。
但是这群小人釜底抽薪,不顾李定国一再忍让,直接带手下兵帮着清军去打李定国,打不过李定国就去投降清军,献上西南地区布防图,宁愿做满人的狗也不愿意配合李定国反攻复国,这才导致李定国最后的复国计划破产。
不过,李定国牛逼就牛逼在,虽然他无法复国,又被清军到处追杀,可他还是扛得住。他始终有一支打不烂、打不溃的大西军,期间他打缅甸、打广西,心存复国的梦想,一直坚持到康熙元年他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