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威说道,“侯爷,一切已准备妥当。”
秦书淮点点头,说道,“准备开拔!”
崇祯三年七月二十三,秦书淮带武林联军六万二千余人,自长辛店出发,前往遵化救援。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秦书淮并没有走最近的通州——蓟州——遵化一线,而是走了香河——玉田——丰润——永平一线。
从长辛店到永平,差不多有四百里地。大军以接近急行军的速度走,至少要走三天。
遵化城内,巡抚衙门。
袁崇焕端坐堂上,正与众将商议城防事宜。
这时,一个参将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说道,“启禀督师,接到京师传来的密件,说秦书淮率大军于两天前从长辛店出发,直奔永平。”
袁崇焕眉头微微一皱,不过随即又舒展开了。
“这秦侯爷不来救遵化,却先去打永平,呵呵,有意思。”
底下一将领说道,“督师,秦书淮先去永平固然有一定道理,不过咱们城里的粮草已经见底了,恐怕坚持不了三天。他这么一绕,咱们可就悬了。”
说话的就是袁崇焕的老部下秦朗。
城内的粮草本来只够正常消耗二十天,现在建奴已经围城一个月了,虽然大军一再降低粮食配给,但还是已经见底了。目前的粮食,就算大军每人每天喝两碗稀饭,也只能坚持三天。
袁崇焕沉默了下,说道,“向城内的百姓再征征看。咱们按市场价购买。要是银两不够,咱们拿马匹换。”
秦朗苦着脸说道,“城内百姓的粮食也不多了,恐怕是不会卖给咱们的。再说,就算要卖,也绝不会按照市价卖,起码要高出市价三倍,物依稀为贵嘛!”
又一将说道,“咱们之前也拿马匹换过几次,不过随着建奴围城日久,百姓觉得自己都吃不饱,马更不好养活,也就不收了。况且,咱们现在只剩下2500余匹战马了,若是再拿出去换,咱们的铁骑就只能当步兵用了。”
说话的将领叫祖大弼,是祖大寿的弟弟,论打仗不输祖大寿,作战时喜欢大喊大叫,有“祖二疯子”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