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淮的意思很明白了,如果我不讲义气想造反,我可能会帮你打建奴来提高声望,但绝对不会帮你筹钱让你收拢军心,也不会帮你清除东林党,因为那些人只会加快朝廷的崩塌!
他当然不会直接说出造反这类的字眼,但是崇祯完全听得懂。
崇祯顿了顿,底气不足地说道,“没人说你功高震主,秦兄此话当真令朕寒心。”
秦书淮深吸了口气,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
随后,平静地说道,“皇上,并非臣一定要左右你的想法,而是三边实乃大明国运所系。你知道为什么高迎祥和张献忠在这几年发展如此之快吗?因为三边的商、官、军都已经和他们建立某种默契了!三边的商人,为了谋取暴利,偷偷向贼寇输送钱粮甚至兵甲。而三边的官员和军队,为了虚报政绩和战绩,往往和贼寇一起演戏。官军遇上贼寇,像模像样地打一场,其实谁都不伤谁,但是随后官军就可以向朝廷上报剿贼几何,向朝廷讨封赏。这么一来,官军就把贼寇当成了摇钱树,而贼寇见了官军也不怕,双方各得所需,和谐共存。皇上想想,官军这是在剿匪还是养匪?所以三边总督一职至关重要,此人不但要有带兵之才,还要有整顿吏治、军治之能,否则再这么下去高迎祥和张献忠不出一两年,就能羽翼丰满!到时候咱们再想剿就难于登天了!”
崇祯沉默不语。过了会,终于也渐渐地平静下来了。
说道,“秦兄,朕知道你忠心……这样,三边总督一事,朕就再做思量吧。”
两人各退了一步,总算没撕破脸。
秦书淮顿了顿,又道,“皇上圣明,想必定能择出良臣固守三边的。另外,臣有一事要禀。”
“秦兄请讲。”
“既然臣不去三边了,那么臣想把武林联盟一事落地。皇上若认为此事可行,臣就去做。若认为此事不可,臣就不做。”
崇祯犹豫了下,说道,“这么急么?”
秦书淮道,“那此事就作罢吧。看来臣可以放几天大假了。”
随后抬头,看崇祯的反应。
此时的崇祯还不知道,在接下来的一刻,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决定他的命运。
没错,秦书淮提武林联盟的事情,纯粹只是试探。他想知道崇祯现在对自己的信任,到底还剩下多少。
三边他可以让,这是为了让崇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