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淮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东南沿海各级官员肯定有不少在暗地里与不法商人一起在搞走私的勾当。而且凭直觉,他认为这事东林党一定脱不了干系!
为啥?因为天下士子皆东林啊!如今大明朝的官员八成以上都是东林党,走私这么大的事情,没有东林党参与和默许能搞起来?
也就是说,东林党人首先让阻止崇祯开海禁,然后在私底下悄悄扶植一批走私的商人,让他们垄断全国的走私贸易!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其一,这样一来全国走私的就只有那么几个寡头,因为人少自然容易控制,可以说只要控制住这些寡头,东林党就变相控制了整个大明的“海关”。其二,明朝在开禁期间的海关税收极高,按惯例是值十抽五,也就是要收50%的关税,但是直接走私的话,就一文钱都不用交了!
东林党真是打的好算盘哪!他们宁愿让崇祯穷得叮当响,也要先把他们自己给喂饱了啊!也对,要不这么搞,那些号称“清流”的东林党人怎么享受人生?比如那个钱谦益,号称清流中的清流,而且多年不做官不拿俸禄了,在认识名妓柳如是之后,居然还能大手笔拿出钱来盖“绛云楼”和“红豆馆”两栋豪宅送给柳如是,钱哪来的?
秦书淮想到这里又怒又兴奋。怒的是这帮东林党人的底线低到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兴奋的是这下又找到东林党人的黑材料了。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桩大窝案!这案子要是能查清楚,不但竹杠可以敲得手软,而且将来又有料可以黑东林党了。东林党人先建议崇祯海禁,之后再私下搞走私,如此虚伪狡诈又欺君罔上的事情,要是公布出去对他们的名声必然是沉重一击。现在自己手上可攒了好几件东林党的黑材料了,有了这些东西,只要时机一到,自己就可以发起一波强大的舆论攻势,不把东林党搞臭就算自己输!
想到这里,他又对郑芝洞说道,“郑大人,你说赵老爷在搞外洋生意,这个我也听说了。朝廷现在海禁,赵老爷要搞这生意怕是得疏通不少关系吧?”
郑芝洞说道,“你说的对,要做这生意自然少不得上下疏通。不过,他是在宁波府做的生意,咱们是扬州府,具体他怎么疏通的我就不知道了,您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秦书淮点了点头,“那倒也是,毕竟隔那么远,你们也够不着嘛。”
郑芝洞松了口气,连忙道,“对对对,够不着,够不着哇!”
秦书淮忽地一变,又道,“可是既然够不着,你们为何又要帮着隐藏真凶?赵家灭门惨案究竟是何人所为,我想你们一清二楚吧?”
郑芝洞一怔,慌忙道,“不不不,我们是真不知道啊!我之前立功心切急于结案,故而冤枉了你们,这是我的错。但是要说这惨案背后是何人主使,我是真的不知啊!”
“不知?”秦书淮冷笑道,“你要只是立功心切,那就会把那几个被我们杀掉的黑衣人也一并归案,但是你现在却只字不提,把他们悄悄地从卷宗上抹去了。你说,你这不是在替幕后主使擦屁股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