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立即都出门去,并关上了房门。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对秦书淮缓缓说道,“秦兄,迈出这一步……我们就没有回头路了。”
秦书淮冷静地说道,“如果我们不迈出这一步,日后不光回不了头,也再难前行一步了!黄兄,大明不是打退一次建奴、杀掉几个道台可以救的!这趟刀山火海,身为大明之主,你必须趟过去!”
崇祯的眼神渐渐地坚定起来。
“秦兄,你会陪朕一起走这条路的对吗?”
“会!我与黄兄共进退!”
简单的几个字,让崇祯浑身的热血沸腾了起来!
“好,朕就与秦兄闯这一遭!朕宁愿做个四处搏杀的亡命之徒,也不做一个受人耻笑的亡国之君!朕乃天命神授,又有秦兄这般无双国士,就不信斗不过那帮迂腐书生!”
秦书淮淡淡地吐出四个字,“皇上圣明!”
热血过后,崇祯又回归了冷静。谋定而后动,这个道理他自然知道。当年斗魏忠贤的时候是这样,现在斗东林党也会这样。
“秦兄,以你之见,当如何铲除东林党?”
秦书淮道,“臣认为当做到四点方才稳妥。一是掌控舆论,切不可让东林党将黄兄整肃朝廷法纪的事情抹黑成残暴无道,滥杀朝臣,否则黄兄就成了孤家寡人了!二是步步为营,切不可操之过急,需一地一省地清洗东林党,否则那些督抚联合起来反抗,事恐不测。三是先地方后京官。朝中六部、内阁及大理寺、都察院等部官员先一律不动,甚至用加官进爵予以安抚,东林逆党向来唯他们马首是瞻,只要他们安全,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麻痹东林党人。”
听到这里,崇祯插话道,“秦兄,舆论是东林的强项,朕殊无把握,秦兄可有良策?”
秦书淮轻描淡写地说道,“皇上放心,这点就交给臣便是。论攻心之策,他们东林党人都联合起来都不是臣的对手。”
崇祯一喜,立即点头道,“秦兄如此一说,朕便丝毫不担心了!”顿了顿,又问道,“不过,秦兄说要先地方后中央,那么先从哪一地动手呢?”
秦书淮不假思索地说道,“从战乱之地开始!若我们以肃贪为名对东林动手,势必引起东林警觉,需知东林党人十有九贪!但是如果我们以平乱为名清洗东林党,他们不但不会警觉,而且也无话可说,需知他们也希望能平定民变。”
崇祯一怔,说道,“如此,会否使剿匪战事更加糜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