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乃至清末以前,教化乡民的责任很大一部分都落在当地的乡绅头上。
平常人结婚也就算了,但是定北伯的婚礼,代表的是全县规格最高的婚礼,如果连这个婚礼的礼数都没到位,囫囵着就办过去了,那不就证明这个县没人懂“礼”,全是泥腿子了吗?
大明以礼闻天下,乡人缺礼数该怪谁?你能怪田里干活的农民不懂?
怪的就是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乡绅和县老爷啊,农民不懂你们干啥去了?你们光吃喝玩乐去了吧?这叫富而不礼,简直就是暴发户。
在明朝,为富不仁、富而不礼,是富人的两大罪名,谁都不想戴上这两顶帽子。
所以这场婚礼,上到县令下到乡绅,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
鉴于赖三儿那边有江河帮操持,那他们能帮的就是女方这边了。
王三奉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的乡绅,一大早就在村口迎候。
“哟,张员外,劳您大驾了!”
“不敢不敢,恭喜恭喜啊王兄!”
“李员外,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王兄客气了,恭喜觅得如此贤婿啊!”
看着那些县里有头有脸的员外们给他道喜,王三奉是嘴合不拢地乐。
那些员外不光亲临,而且还带了一大堆的婚礼用品,深怕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凑不齐。
村子里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不一会儿饭香、菜香就满村子飘荡,引得小孩们垂涎欲滴。
快到正午时分,村口忽然出现了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
这个队伍足足有一里路长,每个人都穿着大红的衣服,最前面的是二十名江河帮青龙堂人,他们分成两排,举牌子的举牌子,敲大锣的敲大锣,在前边开道。
开道队伍后面,就是今天的主角赖三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