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倒戈?又是陛下的计划吗?”
“不,这是本将的计划。”罗如烈轻描淡写的说出了令人震惊的真相,“是本将建议陛下如此的。”
......
......
邺城内,那名朝廷的将领已经召集了剩下的两万唐军,准备用谈话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不是面向全体将士的,他需要担心的只有被龚起留守在邺城的江浩,这个人对于龚起的忠心是个不小的问题,只要他不松口,这两万人要想调走难于登天。
毕竟将士们的心还是向着龚起的,在他们的眼里,皇命都甚至搞不过大将军的将领,由此可见龚起的影响力足以令唐帝感到忌惮。
而江浩作为龚起的心腹手下,将士们自然是对他的话感觉分量重,现在将领要做的就是跟江浩谈一谈。
江浩受到邀请来到了军帐中,马上就不客气道:“你什么意思,邺城不是你说了算,凭什么集结部队,你难道想叛变不成?!”
将领使了使眼色,让亲卫们都出去,一个人单独面对江浩开口道:“你误会了,我怎会干出背叛大将军的事情,实在是事出有因啊。”
“那你倒是给我解释解释。”江浩本来就对此人没有好感,也算不上交心,自然是要提防的,毕竟龚起可是把后背交给了他。
将领一看就知道有戏,这家伙肯定是为了龚起不顾一切的莽汉,便循序渐进道:“哎呀,此事说来话长,还请你先坐下慢慢谈。”
待江浩入座,他才正式开口道:“你也知道大将军带着三万骑兵增援三郡去了,可想而知是杨旷举兵犯境,可是说句实话,虽然商军有七万之多,但是也不可能是大将军的对手,不说三万,就是只有两万骑兵,大将军都可以取胜。”
江浩听着没问题,便继续沉默。
“可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为什么一向采取死守稳妥战术的杨旷会贸然的出兵三郡,试想一下就知道其中有很多的疑点。”将领就是要从此事入手,不牵扯到龚起,就无法令江浩动摇,“首先军师去了三郡,带了一万精兵,三郡也有三万的兵力,杨旷就是提升的再快,也不可能真正的拿下;其次,大将军对于骑兵战尤为擅长,杨旷经历过却还是出兵了;其三,大将军在朝廷那边也是有很多的敌人。”
终于说到点子上了,这就是触动江浩的重点,他不能说清楚但也算略有耳闻,大将军在朝中有很多的政敌,一直在从中刁难,他想想也能看出来,于是马上落入了圈套中:“难道说朝廷的人会借此来陷害大将军?”
“正是此意。”将领看着江浩一步步落入自己的局中,心中狂喜却强行镇定表面,“我召集军队,就是为了解救大将军啊。”
可是就算谎言很合理,江浩却还是保持谨慎,毕竟是大将军留给他的重任,在上次遭遇埋伏惨败后,他也学会了去思考,不能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听信了,便道:“可有凭证?这不是小事,没有大将军的命令擅自调兵可是死罪,再者我们也可以派人去通知大将军。”
将领意外的对江浩的谨慎感到头疼,本以为成功了其实还差了一截,只能继续保持严肃道:“你不因为这些就退缩了,我知道这有些冒险,可是不冒险能救得了大将军吗?没有万无一失的局面,风险肯定是有的,就算你去通报大将军,来得及吗?时间就是最宝贵的,如果朝廷已经动身,我们就来不及了,到时候大将军也在劫难逃。”
其实这些话已经说到了江浩的心里去了,唯一让他犹豫的就是这份风险,他自认之前因为惨败的事情愧对的大将军,不想再犯错,可是听到大将军有危险,他也不想坐以待毙,两难抉择令他很是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