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挽回了面子,又得了50万两银子的经费,崇祯绝对不再追究方云擅自攻打朝鲜的问题了,倒不是他真的被方云这50万两银子收买了。
而是崇祯知道,自己口头上申斥一下方云可以,罚的那点俸禄方云更是没有放在眼里,所以方云才会痛快地接受,真要想借此机会,拿方云怎么样,一点都不现实。
既然如此,在继续纠缠下去也只是给自己徒添烦恼,还不如用方云送来的50万两银子好好讲经营整顿一番,五十万两银子,操作得到的话,足够整顿一两万京营士兵了。
只要整顿、精编出十几万精锐的京营士兵,自然就有了对付方云的实力。
而对方云来说,用50万两银子换取崇祯默认自己攻打朝鲜的军事行动,同样是物超所值。
没有了自己人拉后腿之后,方云又往朝鲜派遣了两个混成旅。还把刚成立不久的督军府直属骑兵旅也派往了朝鲜,这样一来,朝鲜的破虏军就有三个混成步兵旅一个骑兵旅,总计两万六千人。
本来破虏军在辽南有第一师和第二师这两支主力部队,但由于建奴有蠢蠢欲动,海州卫与辽阳地区调集了数万人马,第一师与第二师要防备建奴军队,无法支援朝鲜作战。
为了方面统一指挥,方云任命李大牛为安东总兵,统一指挥三个混成旅和一个骑兵旅对朝鲜作战。
尽管方云自己也才是一个总兵,甭说任命总兵了,就是参将他都无权任命,但是在破虏军当中,方云的话就是圣旨,而且是比皇帝的圣旨还管用的圣旨,所以当方云任命李大牛为安东总兵时,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不过方云虽然任命李大牛为安东总兵,并且让他的指挥是三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大牛这个安东总兵能统治四个旅的兵马。
而是临时指挥而已,等朝鲜战役结束,骑兵旅肯定要回归建制,步兵旅方云也会调走一个,最多给李大牛留一个野战师的兵力。
在晋升李大牛为安东总兵的同时,为了平衡手下几位主要将领的势力,方云还将方大山晋升为盖州总兵,罗东晋升为镇江总兵。
不过两人虽然升任总兵,但依旧是破虏军第一师和第二师的师长,总兵只是他们的官职。就好比后世集团军军长的军衔是少将,战区司令的军衔是上将一样。
当然在明朝总兵,参将,游击都只是职位,没有品级,真的有品级的官职还得看他们后面加了什么,比如总兵一般都是加了都督衔,参将可能是都指挥使佥事或同知。
所以方云把方大山等人晋升为总兵,还是具有合法性的,顶多也就是嚣张了些,毕竟方云又没有给他们一人封一个实权都督。
手握两万六千大军,没等李倧的兵马杀到乐浪府,李大牛便开始主动解放朝鲜了,首先将地处乐浪府北部的咸镜道解放了,咸镜道与建奴的老巢建州卫隔江相望。
其实咸镜道其实建奴祖先的地盘,1433年朝鲜世宗对明朝辖下的建州卫女真人发动进攻,扫荡了鸭绿江、图们江南岸的女真据点,逼迫女真人西迁、北移,在其旧地设置了“西北四郡”和“东北六镇”,而这就是咸镜道的前身。
建奴崛起之后,数次攻打朝鲜,而且每次都把朝鲜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咸镜道夺回去。
哪怕是历史上,建奴入主中原之后,依旧没有想起咸镜道这回事,任由他们祖宗的尸体躺在冰冷的异国他乡,典型的数典忘祖之不肖子孙,亏得他们还有脸称自己以孝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