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忙碌了一整年的行人,走路时的脚步也比平日轻快了很多。
灰色的自行车大军延绵几里地长,清脆地铃铛声混杂着首都爷们的吆喝声,让林维桢仿佛置身于菜市场。
绿灯亮起,停滞的自行车大军如同蛆虫一样,缓缓的伸展开躯体,最前头的自行车已经窜出一里地,林维桢才刚起步。
红绿灯去年才在首都出现,此时的红绿灯被称作“交通指挥仪”,并且还是由交警人工控制,经常因为人为原因造成混乱。
自行车也能堵车,全世界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正是办年货的时间,许多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一堆年货,没有自行车的人则是肩扛手提,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也洋溢着过年的欢乐。
对国人来说,没有比过年更重要的日子了。
遇到熟人,立马来一句“办年货了?”,相当于首都人平日里说的“吃了吗?”
国人的思维方式跟外国人不同,前世林维桢认识不少外国人,那些会说中文的,每次林维桢跟他们打招呼,问他们“吃了吗?”,他们都会很实诚地回答“吃了”或者“没吃”,想要从他们的嘴里得到第三种答案,没门!
倘若是国人,他们会见碟下菜,比如“今儿天气不错”,“遛狗呢?”等等,犯懒的人更简单,微笑着点点头便是了。
但不能说外国人实在,更不能说国人虚伪,这种社交上的行为差异主要来源于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差异。
脑子里胡思乱想着,林维桢不知不觉中跟着一辆办年货的自行车,驶进了音乐学院的家属区。
今天的太阳还算暖和,穿着黑色棉袄的老大爷咧着缺牙的大嘴,热情招呼道:“买年货去了?”
自行车的主人踩了刹车,麻溜地跳下车,用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是啊,您是不知道,商店里的人忒多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买东西不要钱呢!对了,您老的年货办齐没?”
“就缺肉了”。
“嗨,那还不快去!肉都抢疯了,我一大早儿就去了,您猜怎么着?人山人海,还没轮到我肉就卖光了!我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新来了一批肉”。
“不会涨价吧?”
“去年猪肉从八毛钱涨到一块一,大家都抢着买,眼见着年底了,保不准真会涨价,我劝您还是趁早儿买吧”。
另一个老爷子道:“幸好我家早买了肉,一整块后肘子加半个猪头,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