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雾汇聚而成巨大的漩涡,忽然停止旋转,又瞬间破碎。
地面上肉眼可见的烟尘四处飞溅,那是由两人真气外放而成的巨大压力造成的,临时搭建的木质高台在同一时间四分五裂,木屑横飞。
一名武者,仅就力量的运用水平而言,由低到高,可分为明劲、暗劲和化劲。其最高阶段化劲,已经无限接近于跨入修士的门槛。那些高明的武者,在淬炼体质,增长力量和熟练运用力量的过程中,其中最有大气运的,可能会摸索到修行的门径,经脉中出现了对“气”的感知,所谓“以武入道”。
从本质上来说,所有修士在境界上的高低不同取决于真气或真元的雄厚程度及运用技巧。这并不是说武技并不重要,而是相对来说,真元才是基础。
修行先是感受到天地元气的存在,以及自身经脉内与之呼应,称为悟气,进而通过修行,将元气纳为本身真气,则代表他踏入修行的门槛,也就是成为凝气境的修士。
修行不断地修行,当体内积累了一定量的真气,这时修士可以将体内真气导至手上或者身体上的某一部位,这是还不能真正将真气外放,只是因此而获得更强大的力量而已,比如可以轻松地表演一下胸口碎大石。
随着修行的加深和境界的提高,修士逐渐获得真气外放的能力,亦叫罡气外放,以达到伤人于无形的目的。借助于手中的兵刃,则更能发挥兵刃的战力,所谓剑芒,如果拥有一把神兵,则战力倍增不止数倍。
这时的修士还必须有意识地导引和凝聚,只有如张诚铭和钟魁这样的高手能做到风清云淡而泰山崩的境界,收发自如,齐万物于无形。
如张、钟这样的高手已经可以做到摘叶飞花信手拈来都可以伤人的地步。
那柔软的绿叶为何可以伤人,因为强大的真元外放,将其包裹,在短时间内凝而不散,犹如实质,使其拥有坚韧的外表且而已。同时,在真元的裹挟之下,高速飞行的任何物体,本身也拥有不错的动能,这也符合现代科学原理。
悟气、纳气、引气,以至更高的御气飞剑,则是关于气的运用不同阶段。具体各门各派,甚至不同的个体,修行的法门和手段各不相同,这就属于各家不传之秘了。
尘埃落定,张诚铭和钟魁二人仍然站在原地,似乎不曾有过任何动作。
方才二人只是相互试探一下,各自暗暗惊心,越发谨慎起来。
蓦地,两人同时跃起并出掌,眨眼间两人各出了十掌,罡气四溢,衣袂振荡,又在众人眼花缭乱之中,又各自跳开。虽只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交手又各自分开,看似蜻蜓点水,但其中凶险也只有当事人及那些修为高深的围观修士知道。
“我这掌法名叫两仪掌法,化自九宫八卦阵法,敢问阁下这掌法可有什么名堂?似乎颇有深奥之义却又有几分质朴。”张诚铭忽然问道。
“观主客气了,我这掌法名叫弱水三千,既为掌法,又可化为拳法,请指教!”钟魁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