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王保仁眼中闪过了一丝怒意,就打算开口驳斥。
然而,王保仁还未开口,他的得意门生王佑伦已经是站起来怒声说道:“杜大人有些放肆了,王太师一向是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的官场楷模,这件案子就算是与南京六部有关系,也必然是南京六部瞒着王太师的私下行为,你这般质问王太师究竟是意欲何为?陛下让王太师负责三法司的事情,已是表明了信任的态度,杜大人难道还要质疑陛下不成?”
在都察院,官员间的隶属关系不强,左右都御史只是表面上的领袖,并不能影响御史们的各自立场,所以王佑伦完全没有畏惧杜白的意思,为了表达自己对王保仁的支持,就直接站出来驳斥了杜白。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另一边,王保仁看了一眼王佑伦之后,心中也闪过了一丝欣慰,只觉得王佑伦不愧是自己的得意门生,为了支持自己竟然是直接驳斥了顶头上司,果然是忠心耿耿,心中对王佑伦的信任顿时是更深了一层。
不过,对王保仁而言,如今最重要的事情终究还是南京六部的罪名。
于是,王保仁没有计较杜白的暗示,只是缓缓开口问道:“那么,对于黄有容的弹劾,都察院又是什么态度?”
吕纯孝面现为难,稍稍犹豫片刻之后,终于开口道:“王太师,得知了黄阁老的弹劾之后,我等也是不敢怠慢,连忙是进行了深入调查,却发现赵大人遇刺案的一切迹象,皆是与黄阁老的弹劾相吻合……所以,都察院的同僚们大都是认同黄阁老的弹劾,认为赵大人的遇刺确实是与南京六部有关……”
听到吕纯孝的说法,王保仁面色更加难看。
他向来是老谋深算、眼光敏锐,如今也终于是捋顺了事情的始末真相——现在看来,德庆皇帝的“器重”,让他负责三法司的事情,绝对是不安好心!
准确的说,德庆皇帝是想要借力打力、以毒攻毒!让他这个南京六部的魁首人物亲自出手对付南京六部!
很显然,黄有容对南京六部的弹劾,乃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诬陷!而王保仁押送犯人的路上所遇到的那场火灾,也绝不是偶然,而是杀人灭口,但杀人灭口者绝不是南京六部,而是朝廷高层的某些官员!就是想要让这件事情死无对证,让黄有容的弹劾成为这件案子的唯一证据!
这几天以来,德庆皇帝借口赵俊臣的遇刺案,屡屡训斥三法司的官员,不仅是罢免了三法司的部分官员,并且还给三法司限定了破案的最后时限,若是到了时限之后三法司依然不能破案,所有官员都要以“渎职罪”论处!
这样一来,三法司的所有官员自然是人心惶惶!
而就在三法司的慌乱到了极限之际,德庆皇帝又将黄有容对南京六部的弹劾告诉了他们,表示赵俊臣的遇刺案与南京六部有关!
对于毫无头绪的三法司官员而言,黄有容的弹劾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自救稻草,案件好不容易终于有了进展与线索,他们为了尽快破案、保住自己的官位与利益,又哪里会理会这些线索究竟是真是假?自然是迫不及待的顺着线索落实案件的结果!哪怕是有人发现了破绽、认为南京六部或许是冤枉的,但也只会视而不见,甚至是暗中修改案情,让案情进一步契合线索!
于是,就有了吕纯孝刚才的那一番话——“赵大人遇刺案的一切迹象,皆是与黄阁老的弹劾相吻合”!
所以,“赵俊臣遇刺案的幕后主使乃是南京六部”已是成为了三法司的共同意志与共同默契,哪怕是那些“太.子党”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也绝不会出面质疑线索的不合理之处!
恐怕再过两天,三法司的官员们就要联合起来一同公布“案情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