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赵俊臣提前知道了考题,事实上这道考题连宣题的周尚景也是刚刚知道,只不过赵俊臣对于德庆皇帝的手段作风实在是太过了解,所以对于德庆皇帝这次的出题范围也早有一些猜测,然后又把自己的猜测告知了那些投靠自己的殿试考生,结果德庆皇帝的这次出题,也果然没有出乎赵俊臣的意料之外。
“虽然我没有告诉他们这道考题具体应该怎么答写,然而提前了好几日知晓考题,有这么多的准备时间,若是还答不好,也就只能说明自己无能,将来殿试成绩排名靠后,我没有重点栽培,也是活该,不能怪我了。”
暗思之间,赵俊臣下意识的向着李纯臣看去。
德庆皇帝的性情如何,并不是一个秘密,近些日子以来朝堂多事,也同样不是秘密,两者结合起来,猜出德庆皇帝的出题范围,其实并不困难。
而李纯臣既然想要借着这次殿试的机会一鸣惊人,想来是他同样猜出了这道考题,并且心中有了某种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可以轻易讨得德庆皇帝的欢心,并且受到德庆皇帝的重用。
“就让我看看你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吧。”
看着李纯臣不紧不慢的跪接考题。然后入座下笔,赵俊臣饶有兴趣的想道。
然而,赵俊臣虽然已经很重视这个李纯臣了。但没想到的是,李纯臣最终给出的答案,还是把赵俊臣狠狠的吓了一跳!
事实上,何止是赵俊臣?随着李纯臣这一刻的落笔作答,整个官场都震动了!
~~~~~~~~~~~~~~~~~~~~~~~~~~~~~~~~~~~~~~~~
殿试会进行整整一天,德庆皇帝与朝中百官手中有无数大事要办,自然不可能陪考生们一整天。
事实上。在考生们开始答题之后,德庆皇帝只是待了一会儿。便已是离去了。
接着,除了诸位阅卷大臣之外,百官们也纷纷离开。
赵俊臣呆在这里没有任何益处,自然也同样离开了。
然后。赵俊臣到户部衙门处理了一些公务,又约见工部尚书左兰山谈了一些事情,眼见天色将晚,便回到了府中。
回到府中后,赵俊臣吃过了晚饭,便继续在书房中阅读那本尚未读完的《扬州游记》。
不过,赵俊臣才刚刚翻了两页,便看见许庆彦推门而入,向赵俊臣禀报道:“少爷。养心殿的太监张秀求见。”
张秀是德庆皇帝身边大太监张德的徒弟,这个时候求见赵俊臣,似乎是有什么重要事情。但赵俊臣并不意外,只是点头道:“让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