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先生惊醒,便竭力提议—凿开岩缝,找水源?
历经九日开凿,一条通道深入山体一丈有余,竟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村民燃起火把,在先生带领下,入洞探查:
内有水洞、旱洞——
泉水便是由水洞淙淙留出,成群黑鱼在地下河中缓缓游弋,甚是自在!
旱洞多有钟乳石笋、石幕,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最为奇异是一处突兀石壁,型如慈眉善目、宽袍长袖的“太上老君”!
探至旱洞深处,见一八边形宽大石室,高十余丈,室顶有天光泻下。众人垒石为阶,攀至亮光出处,扒开藤蔓-钻出洞外,才发现已近无名岭最高点!
登高俯瞰,大湖湖底积水面竟也成“八面”。甘先生见状,如同神仙附体,微闭双眼、仰天喃喃道:
“八卦湖-神鱼娓娓命不绝,八卦洞-太上老君奉心中,八卦岭落及时雨,为救黎民献仙修!”
此时,万里晴空突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降下倾盆大雨…
次日,雨过天晴。村民感谢金龙山人托梦-掘泉招雨的功德,便备下香裱、果品,赶往南乡金龙庙—郑重拜谢。
饱受旱灾之苦的村民,当然也对私塾先生感恩戴德,便将村子更名为“桃李村”:
叫甘-村,感觉不妥,毕竟“甘—干”谐音!
开凿发现的天然洞穴,冠名为-八卦洞。洞中冬暖夏凉、石景天成,实乃游玩、消暑的好去处。
天长日久,有善于联想、编排者,便杜撰出“八卦炉渣坠凡尘通灵明泉拯世人”的故事,传于后人。
甘姓人家从此在当地倍受尊敬,家道中兴,成为一方名门望族,直到清朝咸丰年间,才因战乱、瘟疫,颓废败落…
“小岚,我就是甘先生的后世子孙。先祖自咸丰年间流落外省,恋恋不忘故乡的山水和八卦洞,谆谆教诲后人:一定要回到桃李村,守住这块风水宝地。
我牢记爷爷讲的故事和夙愿,一直梦想在八卦湖边建座宅子。正好赶上政策好,挣下一些钱—盖了‘八卦宾馆’。要知道后来被殷怀光算计成这般模样?我当初就不该投资的!唉—”甘通明坐在岑岚办公室,讲完“八卦洞”的故事,竟自伤感万般!(甘通明在拙作《儒探青弋》中有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