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大元镇军大将军罗征一直有联系,但为了避免暴露,只在有紧急事件时才会传信,用的也不是信使,而是专门训练过的信鸽。
最近两军之间局势稳定,他也很守信用,到了之前约定过的地界,就停下来不再往南进攻。只要各自再守一段时间,大元那边镇西军把李家军收编完毕,他们的这场合作就算是结束了。
他们从大元那里得到赤门关和漠北的一大片土地,镇西王则是除掉李家,吞掉了十多万李家军,获得在漠北的兵权,双方互助互利。
这之后合作结束,换成由镇西军驻守漠北,双方仍然是敌对关系。接下来漠北局势如何,那就各凭本事了。
这场合作最早是由镇西王提起的,镇西王虽然人还在西北,却派了麾下的镇军大将军罗征作为代表,过来跟宇文昆交涉。
宇文昆之所以答应下来,是因为他太了解镇西军其实远不如李家军的骁勇善战,更没有李庚和李长云这种对漠北了如指掌的将帅。
李家一倒,漠北就等于是失去了最重要的庇护。就算剩下的李家军并入镇西军,失去了李氏一门的统率,跟往日的李家军也有天壤之别,根本不会是他们大晋铁骑的对手。
偏偏镇西王还自信得很,以为吞了李家军就万事大吉,一样能像李家军一样安安稳稳地守住漠北。
所以宇文昆很沉得住气,愿意守在赤门关等到承诺的合作时期结束,没必要现在就撕毁之前的约定攻打过去,免得坏了他作为一国元帅的名声。
但他有些奇怪。这时候罗征给他传信,是出了什么急事?
把信纸展开看了一遍,宇文昆顿时唰一下站起来。
“来人!”
帅帐外面进来一个士兵:“大帅有何吩咐?”
宇文昆啪地一声将手里的信纸拍在桌面上,往外走去。
“传令下去!点兵!”
罗征传来的信上,说李庚果然并没有死在战乱中,甚至连他的两个孙子都一个也没死,全须全影儿地出现在了现在镇西军和李家军的驻地。
罗征这些天本来正在忙着把将近十万的李家军收编进镇西军,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李庚三个人在军营外一出现,只靠着这孑然一身的三个人,登高一呼之下,李家军全军沸腾。将近半天的时间里,十万人全部义无反顾地脱离镇西军,跟随李庚而去,一个人都没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