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的理由很简单,敦布阿尔拉是十二格格唯一的儿子,将来极有可能继承喀尔丹的江山。
喀尔丹再穷,那也是一个国家,让一国未来的储君做他国的质子,这事怎么看,怎么都不靠谱。
除非敦布多尔济已经放弃让敦布阿尔拉继承王位,这事才有可能。
然而一个没有价值的儿子,被送到大清做质子,对于两国来说,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
不得不说,八阿哥的话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太子,你的意思呢?”康熙问道。
皇太子出列,回道:“儿臣同意八皇帝的意见。”
自从索额图以及一众党羽被处置了之后,皇太子大伤元气,在朝堂上,除非康熙点名,否则很少出声。
康熙对皇太子这种状态非常不满意,君是君,臣是臣,索额图对皇太子再不错,那也改变不了他是奴才的事情,为了一个奴才失了平常心,这样的君并不合格。
不合格没关系,皇太子还年轻,康熙可以慢慢来教,但是心里连兄弟姐妹之情都不顾,这就说不过去了。
康熙得到消息,十二格格生产之后大伤元气,一个不好,很可能英年早逝。十二格格估计自己也知道,才想把儿子送到大清。
不论敦布阿尔拉将来有没有机会成为喀尔丹的王上,至少在大清,在四爷和狐小饶的庇护下,孩子能够平安长大。
所以,康熙虽然把敦布阿尔拉来大清做质子这件事拿出来和群臣讨论,其实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答案。
只是很可惜,不论是八阿哥也好,还是皇太子也罢,都没能体会到康熙的意思。
这也注定了,他们在康熙心里的分数往下又减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