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的封爵比较简单,出身和功劳相集合,即嫡皇子封亲王,庶皇子封郡王,若是庶出的皇子功勋卓著,也能封为亲王。
皇女就更简单粗暴了,嫡公主位比亲王,庶公主位比郡王,倒是也有因功加封的规定,可陆珊想不出来,这样的大环境下,公主们如何能够立功。
顾修真正考虑周全的,是亲王郡王们的位置往下传的时候。
盛宁王朝没有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所有王位传下去都要降等,唯一的例外是世子有功,皇帝特许。否则就是嫡子袭爵降一等,庶子袭爵降两等,而所谓庶子,是指正经侧室生的儿子。
这就意味着,如果某家王爷有很多儿子,但都不是王妃和侧妃生的,那么在涉及到王位的传承时,他是要被算作无子的。无子就要国除,这个后果有多严重,根本不用多说。
除此之外,顾修还规定了,世子以外的嫡子和嫡女比世子降一等封爵,庶子庶女在嫡子嫡女的基础上再降两等,若是降到无爵可封了,自然就是普通宗室和宗女。
陆珊发现,被顾修这么一卡,宗室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
陆珊的外祖父顾熙爵位不高,但他和皇帝顾焘的血缘关系却不远,两人小时候还是很好的玩伴。
只是顾熙比较倒霉,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典型的高开低走,生来是亲王嫡孙,地位显赫,从小和皇子们一起长大。等到祖父去世,大伯父有战功,不降等袭了亲王,他爹是次子,又没战功,按例就是镇国公。再到镇国公去世,顾熙的兄长降等袭了辅国公,到他就是镇国将军了。
搞清楚外祖父的爵位是怎么回事,陆珊对顾修佩服地五体投地。顾熙还是亲王嫡孙呢,就因不是长子长孙,爵位直接降了四等,若是庶出的,基本就是没等了。
在陆珊学过的历史上,不乏给子子孙孙大肆封爵,最后搞到全国的财政收入都养不活皇族的先例,顾修一个古人能在开国之初就考虑到这些,真是目光长远,非常人可及。
顾澈今年十六岁,因为年龄和小姑姑顾萝很接近,从小算是跟在她身后长大的。如今见到小姑姑的女儿,顾澈特别欢喜,不仅塞给陆珊一堆好东西,还喜欢带她出门晒太阳。
陆珊现在能翻身能打滚了,也不爱困在屋里,顾澈每次带她出门都是乐呵呵的。
邬嬷嬷也算是看着顾澈长大的,晓得他性情稳重,见他带陆珊出去玩也不担心,只让冯妈妈和几位嬷嬷随时跟着,以防发生某些顾澈应付不来的意外。
但是顾澈觉得,小表妹特别好带,不爱哭闹不说,有事还会自己吭声,非常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