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元琪这句话, 陆珊一路上的心情都非常好, 原来除了父母兄长之外,还有人从很早的时候就很在意她了。更美妙的是,由于长相太符合她的审美了, 元琪也很早就是陆珊在意的人了。
陆珊很清楚,元琪元琳不是无缘无故交换身份的, 他们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娃娃了。元琪以元琳的名义住到将军府, 更是暗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目的。
顾家有多少人知道元琪的真实身份,陆珊不确定,但身为掌舵人的顾熙肯定是知道的, 这就意味着不管元琪元琳有什么目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将军府都是有利的。
陆珊的确是个标准的颜控, 不过她和元琪黏得这么紧,并不全是因为他的美貌。给莫忧添堵也只是个附加因素,陆珊还没退化到凡事要跟一个实际年龄不足她一半的小姑娘赌气的地步。
陆珊只是等不及了, 从燕京传来的最新消息, 拓跋秋最近两年镇压了不少反对他的力量,再把支持他的人马一一放到了光明王朝各个重要职位, 他卷土重来挥师南下不过是时间问题。
对拓跋秋来说, 来自北方真皋人的压力远远超过南方懦弱的盛宁王朝,他不想长期处在南北被人夹击的不利局面,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举南下,灭掉盛宁王朝,占据中原的大好河山。
只有彻底统一了中原, 拓跋秋才有底气正面对抗虎视眈眈的真皋人。
然而到了那一天,盛宁王朝就是亡国灭种了,那是陆珊决不允许出现的局面。
陆珊不是天生的盛宁人,这个时空的盛宁、光明、北元和西夷对她原本毫无区别。可她所有的亲人都是盛宁人,九年的时间让陆珊不由自主就站稳了自己的立场,她根本没有第二种选择。
天下是顾家的天下,陆珊不姓顾;有史以来的皇帝都是男人,陆珊也不是。
按照常规路线走下去,不等陆珊爬到权力的巅峰,盛宁王朝就该不存在了。她想少走弯路曲线救国,就必须找个合适的合伙人。那个人必须是顾家的人,还必须是有机会登上皇位的。
今上子嗣众多,陆珊看上的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已故的孝睿皇太子顾兰。
以七皇子顾苏为首的主和派陆珊向来是瞧不起的。两国交战,和是早晚要和的,可打赢了提出诸多条件逼迫对方是“和”,打输了给人纳税上贡任人宰杀也是“和”。
顾苏绝对是皇帝最亲的儿子,父子俩都是典型的“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性格。只要可以换来拓跋秋不进攻,他们是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的,就是顾兰被废,也是因着皇帝的绥靖想法。
大皇子顾茂是很强硬的主战派,早年间杨岳连战连捷的时候,他们这一派的支持者可是很多的,但是随着杨岳父子一死一失踪,主战派的势力大不如前,顾茂也因此沉寂好几年了。
由于顾茂主张联元抗明,陆珊对他很不感冒,更是从来没有产生过找他联手的念头。
陆珊对真皋人的看法和顾兰很一致,他们比起入关多年的乌雅人更可怕。和真皋人合作,那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只要光明王朝垮了,盛宁王朝跟着也会撑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