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七百九十七章围魏救赵耶律大石看过宋军转交过来的信后,对萧干笑道:“哈哈哈~童贯老儿这是服软了?不过,从信中看,王介儒恐怕还蒙在鼓里,不知我军已击溃宋军。萧大王,依你之见,我军应当如何回应宋军传递的求和之意?”
萧干也已看过了王介儒的信,他冷笑一声道:“那童贯老贼是在施展缓兵之计。
不过,我已命人在中京起事,金军无暇南顾,我军足可与童贯老贼在此僵持一些时日。
传令下往,我军持续围困雄州城,再派别军袭扰莫州、霸州、真定府等地,摆出誓不罢休之架势,逼迫童贯老贼屈膝求和!”
耶律大石闻言,点了点头,对萧干之议表现附和。
南人历来狡猾奸滑,不将宋军逼进尽境,童贯老贼不会乖乖就范。
童贯命人送出往的书信并未让辽军撤军,与此相反,辽军开端劫掠袭扰雄州周边各州。
一时间,莫州、霸州、清州、真定府等地都是风声鹤唳,不得安定。
各地的告急信如片片雪花般传到了雄州城的宣抚司衙门。
对于各地求援报信之人,辽军并未阻拦劫杀,而是任他们进出雄州城。
太尉童贯接到各地的警讯,也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童贯一连派人给辽军主帅送往几封求和信,并附赠了很多礼物,但始终没有收到萧干与耶律大石的答复。
辽使王介儒似乎也瞧出了端倪,他也变得只管吃好喝好,并不急于与宋国谈判。
就在雄州城中的宣抚司衙门诸人和西军众将都一筹莫展时,城外的辽军却终于有了动静。
本来,萧干与耶律大石忽然接到急报,一支来历不明的部队奇袭了永清、固安、安次三县,兵锋西指涿州,北指南京析津府,对南京道的腹地构成了极大的要挟。
留守涿州的常胜军将领张令徽、刘舜仁领军与敌军鏖战于固安县,被杀得大败,仅以身免。
刘舜仁被敌将刺成重伤,险些丧命。
如今涿州危急,燕京城也面临要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