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验自己的善恶之心,赵叔平曾找来三个器物,用一个器物装黑豆,一个器物装白豆,中间的器物空着。
每日里,赵叔平若有一善念萌生,他就取一个白豆投入中间的空器中,若有一点儿私念或恶意,就取一个黑豆投入中间的空器中。
到了晚间,他再把空器中的白豆和黑豆倒出来数一数,以此检验一天中的善念和私心杂念各有多少。
第一天过去了,赵叔平数了数空器中的白豆和黑豆,结果是黑豆多而白豆少。赵叔平由此知道自己克己修养功夫还差得很远。
第二天,赵叔平又数了数空器中的白豆和黑豆,仍然是黑豆多而白豆少。但和第一天比起来,黑豆少了一个,白豆增加了一个。
第三天,仍然是黑豆多白豆少,但和第二天比起来,黑豆又少了一个,白豆又增加了一个。
……
赵叔平就这样每日里坚持了下去。
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和黑豆一样多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多而黑豆少了。
再过了一段时间,空器中终于只有白豆而无黑豆了。
通过这样的自我约束,赵叔平也终于能够做到心中只有善意而无私心杂念了。
因为这个佳话,赵叔平得到了一个“数豆宰相”的美名。
关于赵叔平的这个传说,也不知是真是假,即使是真的,大宋朝如他这样的宰相也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