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少了一种新型的蠹虫做中间环节。
除了农业,沛县还有部分工匠会自发组织的合作作坊,也省掉了出资者一方,因为墨家出面做支持,因而发展的也很不错。
这是适给高孙子等人画的大饼,也是高孙子等人在大方向上支持适的主要原因,也是双方的分歧可以调和的重要因素。
既然这样可行,为什么还需要再培养一批新的蠹虫?直接推行不就得了?
适为了获取他们的支持,从未反对过这种跨时代的办法,而是说:此时时机未到,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墨家的势力,在得天下之后再走这一步。
至于到最后要不要走这一步,适并未明确表态,但在大方向上获得了支持。
说服了高孙子,也就是说服了高孙子,不要那么激进,要一步步来,走完这一步再想下一步。
因而,实际上适和高孙子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只是押后到了很遥远的、墨家得天下之后的未来。
但就现在而言,这种押后的团结,是有必要的。
能够说服高孙子,也就是说服了自苦以极以利天下的那一派,结为此时的同盟,至于将来是不是真要走这一步……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只要墨子还在世一天,墨家内部就不会出现明火执仗的斗争。
但是墨子一旦去世,内部的一系列问题都会暴露出来,这是路线问题,这是将来怎么走的问题。
在墨家商丘初次大聚改组之后,墨家内部的斗争就完全有别于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了。
贵族之间的权力斗争,没有对错,只有狗咬狗,今日政变明日弑君后日刺父杀兄,那就只是争权夺利。
墨家内部的斗争,涉及到路线,涉及到对与错。
一旦涉及到对和错,就绝对不能和稀泥,也不可能再去做乡愿式的“好人”。
墨子在,这些斗争毫无意义,墨子完全可以凭借威望压下去。
墨子若不在,这斗争就充满意义,对与错,必须要搏出一个胜负,才能够让墨家在将来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