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更清楚,楚国的野战能力和稍微变革之后的魏国相比,相差太远。七八十年前尚可平手,现在基本都是败多胜少。
墨家有墨家的想法,适也有适的想法,种种看似说明白的规矩和不能逾越的准则之下,楚国只能不断防守,没有野战能力也根本无从反击——若不是郑国内乱民众厌战直接投降,只怕反击惩戒郑国的战役都会失败。
败得越惨,贵族的力量越微弱,楚王也越有变革的急迫性。这是逼出来的,比起楚王的承诺,适更相信情势局势之下的无奈。
楚王又问道:“如此,那么墨家这一次贷款的偿还条件,都是可以议定下来的。”
“墨家可以开矿冶铁,一切收入我收十一。这是本金。”
“墨家货物通行楚地免税,这是利息。”
“鲁阳防御、鄢郢筑城,这都是墨家借以在楚立功,可以授命县尹的说辞。”
适点头道:“有些可以明说,有些不能明说,有些可以急迫,有些必须缓图。如果可以,那就尽快盟誓准备契书,时间不等人。春耕之后,魏人必会出兵,最多半年,鲁关必有一战,我们也需尽快。”
适绝口不提墨家的目的,话语中尽是急楚王之急、想楚王之想,楚王也不再迟疑,思虑之后便即答允。
三日后,楚国群臣毕至,楚王熊疑与墨家签订了契书。
墨家的贷款以守城器械等作为支付,楚王也以开矿权和免税权作为偿还措施。
其余密室交谈的内容,楚国贵族并不知晓。
墨家做事雷厉风行,这件事做成、目的也已达到之后,适便与孟胜等人辞别楚王,沿路北上,前往鲁关。
从沛县前来这里之前,这件事讨论之后已经认定楚王必会答允,所以在沛县那边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武器,正在往鲁阳一带运输,前期数量并不多。
另有一批跟随适前往郢都的墨者留下,在郢都落脚之余,前往巴国接应那些已经离开沛县三年的造篾启岁等人。
适这一路走得并不快,也逐渐摸清楚了楚国现在的一些局面和情况。